中行稱,截至今目前,沒有收到客戶有關報道中提及的11款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訴。
近日中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關于“中行11款理財產品未達預期收益”的信息奪人耳目。這些信息源于國內理財研究機構——普益財富的一份統計數據:今年以來(數據截至9月16日),共有5096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其有38款到期產品未能兌現預期的最高收益率,其中有28款產品屬于結構性理財產品。這38款產品來自14家銀行,其中僅中國銀行一家就有11款產品上榜,占比近三成。
中行的這11款產品都屬于保本型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標的有黃金、匯率、基金等。日前,理財周報記者就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銀行金融市場總部總經理章硯。她是產品部門負責人。她給記者留下的印象是專業、嚴謹。
準確說法是“條件收益率”
問:按照普益財富的統計,11款結構性理財產品未能兌現“預期最高收益”。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答:這個數字我們注意到了。市場中有各種說法。從專業角度看,很多說法比較模糊,很多概念有待澄清。
對于掛鉤型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提法就不對,準確的說法應該叫“條件收益率”——任何的收益都對應著和客戶的一個約定,在某種條件下實現高收益,在另一種條件下實現另外一種收益。這種收益設定情形和預期收益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預期收益率的概念是:投資者把本金給銀行,銀行按照與客戶約定的投資指引,自主地進行投資運作,憑借專業能力實現最后的收益率,這個收益率是不定的,所以有“預期”一說。
但是結構性理財產品一開始就有條件的約定。這個條件是清晰的。中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上也沒有提“預期收益率”的詞語。
我們能保證做到的是:滿足了條件,實現約定的收益。這是我們的職責。如果說,到了這個條件,最后該達到的收益沒達到,那就是我們的問題了。如果沒有獲得高收益,那一定是在另一個條件下獲得低收益。對銀行來說,更大的責任在于保證這個低收益的獲得——本金要安全,最低收益要取得。
與主動投資管理不同,對結構性理財產品,在產品的設計階段,是根據客戶的約定來設計實現收益的條件,之后在產品運作階段,銀行也是嚴格按照與客戶約定的條件去運作的。
結構性理財產品最大的特點是審慎。和一般理財產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實現客戶某種市場判斷的同時,本金安全和最低的收益率是銀行保證的。這是銀行對客戶的一種責任。
問:未實現高收益的11款產品在中行結構性理財產品中的占比如何?
答:一個產品的收益可能高也可能低,應該綜合來看,總共發了多少款,有多少款實現了高收益,有多少款實現了低收益。這樣評價比較客觀。實際上,2010年到期的中行掛鉤型理財產品有85款,報道提及的11款產品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很多產品的收益率還是不錯的。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