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日前在某房地產論壇上說,20年前,我國只有不超過3%。的城鎮居民買得起房;現在,大概有30%的城鎮居民買得起房(11月12日《經濟參考報》)。
中國城鎮居民買得起房的人所占比重在20年里增長了100倍,是一些人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信心所在。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這樣的信心屬于誰?
假如是給了房地產商信心,公眾是相信的。因為房地產商在各類富豪榜上“扎堆”的現象,公眾并不陌生。調查顯示,房地產業的利潤大大高于其他行業,比平均水平高5倍。
假如是給了公眾“居者有其屋”的信心,恐怕公眾是不領情的,因為“房奴”一說足以說明公眾的辛酸和無奈。《中國青年報》的調查也表明,59.8%的人認為高房價影響最大的是中等收入者,他們不僅要透支幾十年的收入,還要透支再教育、投資或者創業的機會和上升的路徑。
那么,是給了政府信心嗎?面對公眾“被房價挾持的生活”、“房價正在挾持中國經濟”等現象,政府的信心從哪里來?
看看人家國外的經驗吧。在眾多機構和國際炒家預測英國的房價不存在任何下跌可能的時候,英國9月份房價以兩年來的最快速度下滑,原因就在于英國政府的公屋沖擊計劃——“不能讓英國人用9倍的年收入買房,因為風險太高了”。在美國,一套普通住宅大約等于城市居民3~5年的收入,而在我國,這一數字大約是10~15年。我們有什么理由看不到高房價蘊涵的風險呢?
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和某些人士已淪為房地產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但是,發展房地產的第一位目標必須是向公眾提供生活必需品,第二位目標才是向社會提供生產要素和投資品。因此,只有讓信心屬于公眾,才是對公眾居住優先權的尊重——30%的城鎮居民買得起房是一劑迷魂藥,因為,這恰恰說明70%的城鎮居民買不起房!(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