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孫麗來北京4年了,一直和閨密租住在一起,她們覺得租房不劃算,但又沒能力各自購買一處房產。因此兩人打算合伙購買一套房,共同付貸款。由于身邊沒有先例,她不知道這種方式可不可行,房產證上可否署兩人的名字。如果可行,將來如何把房子轉到一個人的名下,又如何辦理手續?另外,兩人再購房算不算第二套房?
購房前需要公證協議
“購房的兩個人需要確定協議,并到公證處進行公證。”據北京市盛延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同介紹,沒有親屬關系的朋友可以合伙買房,但需要簽訂合伙買房的協議,“明賬細算,越細越好”,各持一份。明確責、錢、權、利、房的歸屬,以期達到利益共存的基礎。確定好協議內容后,需要去公證處辦理相關手續。
同時,張志同表示,辦貸款的時候可能會麻煩一些,部分銀行對沒有親屬關系的兩人購房放貸會相對謹慎一點。如果出具的收入證明沒有問題,找一家政策寬松的商業銀行,應該問題不大。
協議中詳細明晰權責
“只要去公證處進行全權公證,證明產權為兩人所有,就可以購買。”鏈家地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北京市各公證處都有針對這種情況的公證書,會表明各項注意事項。
“公證書會將具體細則的約定進行公證。”北京市國信公證處工作人員介紹,細則內容主要包括“雙方對該房產各擁有1/2的產權、五年之內雙方不得將名下產權轉售、五年后根據市場價重估房產價值依協議分配。”等。據介紹,通常合伙購買房產的兩人會根據雙方的實際經濟情況,約定一個期限,一般五年穩定期較為適宜。經過五年的發展與積累,雙方都已具備較強的經濟基礎,能承受產權變化產生的波動。涉及“波動”,兩人可另外有詳細的約定,比如“五年以后,一方想變賣名下產權而另一方欲購買時,可根據當時市場價由購買方支付賣方全部金額”、“若兩方都不想保留或兩方都想保留時,依當時市場價變賣后平分所得金額”等。
如果只有單方向銀行申請貸款,那么協議里還需要特意注明另一方須每月以轉賬(或現金支付等)方式向對方支付房貸月供。另外,協議中還要詳細記錄關于房屋方面的共同支出,如房貸還款額、物業管理費、各類清潔費等。
再次購房可能算第二套房
“根據不同的貸款方式,銀行可能將再次購買房產視為購買第二套房。”鏈家地產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是用其中一方的公積金貸款購房,那么房屋產權證上就只能寫一個人的名字,購買后再去公證處公證,證明房產屬于二人共有。用公積金申購的人將來想要再用公積金購房,則需要把合伙購房時的貸款全部還清。而且,根據銀行的規定,該人再次購買房產則屬于第二套房,而另外一人再購房產,則不算第二套房。
“如果是二人合伙購房做商貸,情況還會有所不同。”該工作人員說,如果是以雙方名義合伙商貸購房,房產證上可直接署兩個人的名字,表明產權歸二人所有,將來一方想要分開歸屬權,按已公證協議約定,將房屋產權轉讓給另一方即可。
律師提醒
合伙買房風險不小
北京市盛延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同認為,合伙買房風險較大,決定時要慎重一些。他在工作過程中接到過相關的咨詢,一位大學畢業一年的男生,與幾個相處比較好的同學合伙購買了一套房子,打算等將來價格漲到一定程度時將房子賣掉。買房之初,大家寫好一個協議,首付款每個人出多少,買房子時合同上寫誰的名字以及將來月供款如何支付等。買后不到一年,樓市銷售非常火爆,房價上漲較快,如果此時將房子出售,每個人都能得到比較可觀的收益。后來因為合伙購買房產的朋友意見不統一,有人想要把房子賣掉套現,有人想留著繼續升值卻無力購買其他人的產權,糾紛就此產生了。
張志同認為,首先,合伙買房者每一個人的資金實力都有限,相應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差;第二,假如在按揭過程中,某一個合伙人需要資金想拋房套現,其他合伙人將如何應對?第三,如果合伙者連續購買了兩套以上的房屋,風險就更大;第四,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合伙人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比如,有人想出售,而其他一些人不同意,合伙人之間就會發生矛盾,雖然賺了錢卻賠了友誼。
今年以來,住房貸款增長迅速加快,無論是一個人同時按揭多套房子,還是幾個人合伙買房,經濟風險都不容小視,合理住房的需求可以考慮,若是投機則需慎重。(李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