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意見
政策有突破 矛盾還不少
爭論1
關照“內夾心層” 未及“外夾心層”?
北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房地產專家韓世同對《辦法》感到失望,認為是將“經濟租賃房”搖身一變成為“公共租賃房。他認為,按這個《辦法》,政府基本上著重解決“內夾心層”即保障房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而將更多無房的“外夾心層”全部推給社會。
廣州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表示,這是廣州按照國家要求首次推出“公租房”,應該說解決了“內夾心層”的問題,對于外來務工者的需求也顧慮到了,好跡象是政府思路開始變通,也是從“紙上談兵”到落實施行的一個進步。他說,“這些‘公租房’是可買可租的,是屬于可以轉化的性質,租戶將來若經濟條件允許,是可以把它當做‘經濟適用房’買下的。”
廣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琳教授則評價:“廣州這次打破戶籍限制,從解決‘內夾心層’的住房問題拓展到‘外夾心層’,令人欣慰。住房問題已經制約了年輕人的發展,政策能關注到他們的需求,真是太好了。”她特別指出,隨著城中村改造的推進,很多外來務工者和剛畢業的大學生尋找合適住房將更加困難。陳琳初步估計,廣州“公租房”的需求會超過此前統計的77177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爭論2
誰來建“公租房” 如何持續供給?
韓世同認為,政府主導的“公租房”,房源充足但門檻很高,必須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0元,而經適房的門檻反倒是18000元;而社會力量建設的公租房門檻很低,人均年收入7萬元以下者都可以申請,幾乎所有的無房戶都可以達標,但房源卻毫無保障。
“政府都不干的事情,社會力量會愿意干嗎?到底建公租房有什么優惠政策,社會力量是否愿意參與建設還是個問題。”韓世同說,這次8000套的公租房就只是給了“內夾心層”,沒房源供給“外夾心層”,對于涉及層面更多的“外夾心層”來說無濟于事。“《辦法》中的‘公租房’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實際還是之前的保障房。”
廣東中原房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也認為,“開發商會認為建設公租房利潤太低,更愿意開發豪宅。”他主張公租房都由政府主導建設,且保持持續供應。
陳琳也對社會力量建設的積極性表示擔心,她建議政府盡快出臺優惠政策,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讓公租房的建設具有可持續性。
彭澎說,由于目前相關數據還在統計中,若“公租房”推出后需求大,政府會考慮加大開發量。對于社會力量建設,他表示這個模式尚未形成,暫時缺乏群體模板,政府處于摸底狀態,相信會有進一步動作。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