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08年2月19日消息,據北京大學“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畢業生就業”課題組近日公布的第三次學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畢業生在擇業期求職簡歷的單位數平均為9個,接受過面試的單位數平均為4.3個,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單位數平均為2.3個;2007年高校畢業生為求職花費的相關費用人均為1132元。 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
研三學生小王最近心力交瘁,派遣日期已經過去,可她的工作卻仍然沒有著落。小王就讀于南京一所“985工程”高校倫理專業,性格熱情大方,相貌雖談不上“沉魚落雁”,卻也是秀麗端莊。從去年暑假開始,她的求職努力從未間斷,投出簡歷數百份,可是有回音者寥寥無幾,offer更是一個沒有。
其實,小王的就業期望值并不高。她并沒有僅僅眷顧大城市,而是把簡歷投向了祖國的四面八方,典型的“從中央到地方”。由于專業限制,小王只能去一些學校求職。她聯系的單位有大學,有中學,也有小學,幼兒園不是不愿意投,而是人家要求能歌善舞,小王自知如果投了簡歷,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采訪中,筆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女生在求職過程中都受到過性別歧視。目前,還有很多畢業班女生沒有找到工作。求職路上經歷的艱辛讓小王常常感慨,女生求職這樣難,莫非只有學木蘭女扮男裝,才能找到工作?
“香餑餑”與“臭豆腐” 求職市場的香臭兩重天
小高是一所“211工程”高校的女生,在她求職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條件不錯,可惜是個女生”。說起去年11月的一次求職經歷,小高至今無法釋懷。那天她和同班男同學小趙一起去某單位面試,人家一看到小趙就喜出望外,說“歡迎你,小伙子,我們就缺你這樣的人”,而站在一旁的小高卻備受冷落,僅被告知回去等消息。結果可想而知,小高落選了,小趙如愿以償。要知道,小高的學習成績是全專業第一,而小趙的成績是班里的后10%。
小高說,女生特別是女研究生一般年齡在25歲以上,一旦就業馬上面臨結婚生子,而男生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在人才市場上,男生是“香餑餑”,女生是“臭豆腐”,簡直是“香臭兩重天”。以往,學校是女生最理想的“婆家”。如今,很多學校以前些年接收女生過多、男女比例失調為由,拒絕女生加入,女生們失去了“最后的陣地”!
在大學里,女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好過男生。可是,在某些用人單位眼里,女生身上所有的優點都抵不過男生的性別優勢。
學校不能冷眼旁觀 “娘家”不疼“婆家”自然不愛
在調查中,筆者尚未發現哪個學校有專門的女生就業指導機構,僅有少數學校會針對女生做專門的就業輔導,但是其中大多數流于表面,經常是“一輔了之”,做幾個講座,沒有什么實質的效果。
“在女生就業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學校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女博士生小劉如是說。在小劉看來,學校起碼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幫助女生提高自身修養,增強競爭力。第二,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幫助后者轉變觀念,鼓勵他們聘用女生。第三,以身作則,吸收女生就業,在本校為女生開綠燈。
小劉的說法得到了不少女生的認同,其中一個女生說,學校作為女生的“娘家”,自己都不愿意招收女生,又怎能勸導別人招聘女職工?怎能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現在的大學往往以女生飽和為由,拒收女教師。學校一方面苦于女生難就業,影響就業率;另一方面做拒收女生的“排頭兵”,真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女生們在就業市場上屢屢受挫,很多人戲稱“就業‘他’時代”業已來臨。對此,一些女生表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指責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之所以對女生存在偏見,是因為確實有些女性在職場上表現不好。所以,女生在呼吁社會平等對待的同時,也要自我反省,想想自己的不足之處。 (唐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