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會給孩子權威感、紀律感、約束感。沒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的機會。”但他同時強調,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親的合作。
孫云曉說,母親抱孩子往往會抱得比較緊,而父親會給孩子很大的空間,這就是天然的差異。所以孩子一給父親抱就會特興奮,會往上竄,活動半徑就很大。這就是父母的差異,這種差異一直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我想做個好父親,可我該怎么辦?”河北一家通信公司職員趙耀初為人父,如何教育孩子,規劃孩子的成長,成了他最拿不準的事。教育孩子的書那么多,不知道該看哪一本,別人的教育理念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也說不好。
調查顯示,40.0%的人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不知怎樣教育孩子。
開設父親學校也許是個好辦法。孫云曉說,沒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應該學習的。現在全國已經有43萬所家長學校。今后應該更有針對性,可以設立專門的父親學校。現在蘇州已經開了家長學校的網校,父教課程也可以網上學習。
“對于男人來說,做父親也應該是事業的一部分。”今年68歲的蔡笑晚有6個孩子,這已夠奇。更奇的是他以當父親為事業,而且把這個事業做得很精彩。他的孩子,一個是科大碩士,5個是美國博士,每人工作都挺牛。目前,蔡笑晚正在全國各地講課,主要內容就是如何做爸爸。他說:“教育不能靠運氣,我的經驗并非不可復制。我的三個關鍵詞:早期教育、培養勵志、自學能力,都是可以復制的。”
父親會讓男孩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會讓女孩更有自立精神
父親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排在首位的是“以身作則,言行處處做表率”,79.5%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還包括:多跟孩子聊天,跟孩子做朋友(76.6%);多跟孩子相處,和孩子一起玩(66.2%);帶孩子去運動鍛煉(63.4%);指導教育孩子的禮儀、道德(62.7%);干預孩子的不良行為和思想(58.7%);帶孩子去旅游(48.7%);督促、輔導孩子的學習(43.4%)。
28歲的小薛現在是北京一家公關公司的主管。小的時候他父親經常出差,被母親寵多了,就變得有點膽小。“當時還在上幼兒園,有次和爸爸一起走過一條胡同,有兩個大孩子在那里玩,我怕他們欺負我,就悄悄躲到父親的身后。父親發現了,他就帶著我在這個胡同來回走了幾十趟。”小薛至今還記得爸爸當時說過的一句話,“一個男人需要勇氣和擔當”。
調查中,48.8%的人認為現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傾向明顯,勇敢擔當的精神幾乎沒有;48.5%的人說中國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楊佴旻的兒子今年10歲,在日本上小學四年級。他也擔心兒子性格不夠堅強、不夠爺們兒。從東京回北京,坐飛機只要3個多小時,但他去年硬是帶著兒子在海上坐了3天的輪船,就是想讓兒子體驗一下漂洋過海和在大海里的感覺。楊佴旻覺得,母親更多是要“言傳”,告訴孩子一些事,而父親更多在于“身教”,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做法。
對于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的影響,85.3%的人表示是“讓孩子勇敢,有魄力和勇于承擔責任”;80.7%的人認為是讓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85.6%的人認為孩子優秀人格的形成需要父母共同培養;46.6%的人認同父親在孩子人格培養上的作用比母親更大。
同時,53.8%的人認為父親會讓男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44.1%的人認為會讓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
“父母別無選擇地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最早是從父親身上觀察和思考怎么做男人,從母親身上觀察和思考怎么做女人。”孫云曉說,現在有些母親經常在孩子面前貶損丈夫“窩囊、沒本事”。對于孩子來說,父親的權威性就沒有了,榜樣就倒塌了。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學習是觀察學習。有教育意識的母親應該在孩子面前盡量維護父親的形象,引導孩子尊重父親。相互尊重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本報記者 黃沖 韓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