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潤香江一甲子 粵港合作重要紐帶
中新社廣州4月2日電 題:東江水潤香江一甲子 粵港合作重要紐帶
中新社記者 王堅
在珠江潮涌與獅子山影的交疊中,廣東對香港供水今年迎來60周年。60年前,自東江而來的清泉奔涌入香港,一解當時香江望水興嘆的困局。現如今,源源不斷的東江水為香港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東江水供港”離不開東江—深圳供水工程(下稱:東深供水工程)。60年來,廣東累計投入近80億元(人民幣,下同)推動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和4次大規模擴建升級,持續投入數百億元用于水源地保護和流域系統治理,確保東江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逾3萬名工程勘探、設計、施工人員和運行維護人員參與東深供水工程建設運行。
得益于東深供水工程沿線各地和工程建設管理者60年間對東深供水工程精心呵護與不斷升級,讓該工程對港供水能力不斷提升。今天,東深供水工程可以滿足香港約80%的淡水需求,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
如今,東深供水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水源保障地——新豐江水庫大壩已是廣東最大水庫,庫容接近140億立方米,站在壩上眺望,目光所及全是碧波蕩漾的庫區。
據廣東省水利廳統計,目前,東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0.68億立方米躍升至24.23億立方米,60年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
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數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對港供水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以確保香港民眾喝上優質水、安全水、放心水,輸水系統由天然河道升級為全封閉的專用管道,實現輸水系統與天然河道的徹底分離。
東深供水工程全封閉的專用輸水系統源于2000年對該工程的一場“大手術”。廣東當年決定對該工程實施根本性的改造,建設全封閉的專用輸水系統,實現清污分流,以避免東江原水在輸送途中受污染。
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嚴振瑞擔任該工程的副總設計師,他表示,當年,改造工程一方面受沿線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限制,另一方面還要在保證不影響正常供水的條件下建設一條全新的封閉式輸水系統,工程設計和施工都面臨巨大挑戰,多個技術難關毫無同類經驗可借鑒。
嚴振瑞介紹,他和團隊逢山鑿隧、遇水架槽,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短短三年時間修建了一條全新的現代化供水通道。“東深供水工程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連接香港與內地的情感紐帶。”他說。
除了工程上的改擴建,廣東近年先后推動出臺涉及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東江水量調度管理等領域的一系列法規制度,全方位保護好東江水,東江干流、重要水源地及20個監測水庫(湖泊)水質總體穩定達標。
“目前,我們萬綠湖水質穩定保持I類標準,符合飲用凈水水質標準、達到直飲要求的清潔水源。”在東江重要水源地——河源市,當地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為保護東江水質,先后拒絕了逾500個可能影響水質的工業項目落戶;并累計投入上百億元整治全市河流。
2020年至2022年初,東江流域遭遇連旱特旱,廣東通過實施科學精細調度、挖潛供水、全面節水等措施,全力保障香港的用水需求。三年干旱期間,對港年供水量均超過8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60年來,歷經四次改擴建的東深供水工程,無論是供水數量和質量都實現了飛躍。但這并不是終點,廣東對港供水保障能力還在不斷提升,接續建成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實現對港供水“雙水源、雙保障”。
廣東省政府表示,未來,廣東將進一步深化粵港水務領域深度合作,更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建設。(完)


大灣區精選:
- 2025年04月05日 20:07:59
- 2025年04月05日 18:09:42
- 2025年04月05日 17:36:07
- 2025年04月04日 15:12:02
- 2025年04月03日 19: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