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德國漢學家顧彬對中國當代文學“垃圾論”的批評曾引起廣泛爭議,近日他在澳門接受采訪時再發尖銳之聲。這一次,德國老頭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文壇的普遍現象——作家寫劇本。顧彬認為,劇本不是文學,由于對創作的限制太多,作家一旦寫了劇本也就喪失了對文學的崇敬和起碼的尊嚴;他還指責中國作家不學無術,一有空就喝酒、吃飯。針對顧彬的言論,昨日記者采訪到幾位業內人士,各家說法不一。
顧彬發炮
作家寫劇本是出賣自己
關于中國文壇的現狀,顧彬此番又提出了諸多批評意見,其中“作家寫劇本”的現象讓顧彬非常不解。顧彬坦言,作家馬原轉投編劇的事讓他非常失望,“我在柏林舉辦文學活動的時候,馬原公開對我說他不寫作了,要寫電視劇。但劇本不是文學,那是垃圾,馬原在出賣自己,一個嚴肅的作家不應該這樣。”在顧彬眼里,創作劇本限制了作家的發揮,因為作家在劇本中表達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意愿,中國很多作家一陷入劇本創作便喪失了對文學的崇敬之情、喪失了作家最起碼的尊嚴。然而就普遍窮困的作家而言,創作劇本無疑給自己帶來了一筆客觀的財富,對此問題,顧彬表示理解,但決不贊成,“生活確實是一個障礙,但他為什么不在上午寫他自己真正要寫的作品,下午、晚上寫劇本?”
“中國作家對西方漢學家非常不公平,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研究。一個中國作家不敢、不要抑或拒絕跟我們對話,我們怎么辦呢?我們只能夠看書,和中國作家只能有文本的關系。”除了“作家寫劇本”一點,顧彬還公開指出了他眼中的中國作家的諸多陋習,諸如不學外語、不搞翻譯,不關心前途等等,指責中國作家有空就喝酒、吃飯。
業內回應
○正方
格非:顧彬說得在理
“作為一個著名的漢學家,顧彬既然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著名作家格非表示,他還沒看過這番言論,對于顧彬的“中國作家不關心前途,有空便喝酒吃飯”一說他不便回應,但“作家寫劇本”一事,他認為顧彬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始終認為,為電視劇編劇也是一種創作,但是這種創作所受限制太多,要受制于導演、觀眾甚至演員,要更多地考慮他們的想法。”格非表示寫小說和寫劇本完全是兩個行當,“有人要影視版權,我賣了就得,決不參與編劇。”
○反方
王海鸰:契科夫喪失尊嚴了嗎?
著名作家、曾為《牽手》《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擔任編劇的王海鸰,算是作家當編劇的典型代表了。雖坦言創作劇本對作家創作是有影響,但王海鸰認為顧彬的觀點比較草率,“我是無名小輩便不提了,但老舍、張愛玲名氣夠了吧,而且話劇劇本比電視劇劇本受限制更多,如果老舍、張愛玲名氣還不夠,契科夫夠了吧,這些前輩都是既寫小說又寫劇本,也沒見得影響他們成為著名的作家。”王海鸰稱小說和劇本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關鍵是作者如何調整自己,說什么“寫劇本就喪失尊嚴”其實是那些所謂捍衛純文學的人多慮了。
何三坡:顧彬是“盲人摸象”
相比王海鸰還算客氣的反對聲,文化批評家何三坡則絲毫沒有給這位著名的漢學家留情面。“顧彬就是一個摸象的盲人,而他的誠實讓他顯得更加有趣。老實說,我非常喜歡這個有趣的德國人,他向往中國文化這頭大象,但很遺憾,他摸到的是這頭大象的蹄子,他還一直在積極舉手發言,他的聲音尖銳刺耳,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何三坡表示顧彬并非天生盲人,他的悲劇與他看到的東西有關,他的發言藍本是陳平原與陳思和兩位教授撰寫的《中國文學史》,“當兩本內容陳腐的混亂資料成了顧彬先生的指路明燈,事情就變得很可怕、觀點就變得很可疑、結論就變得很荒誕。”
記者 徐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