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從皮洛遺址到濛溪河遺址 鄭喆軒:向泥土和石頭叩問遠古文明答案

        從皮洛遺址到濛溪河遺址 鄭喆軒:向泥土和石頭叩問遠古文明答案

          中新社成都3月2日電 題:從皮洛遺址到濛溪河遺址 鄭喆軒:向泥土和石頭叩問遠古文明答案

          中新社記者 岳依桐

          “這種黑色的就是典型的有機質遺存。”四川省資陽市濛溪河遺址發掘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喆軒一邊細致觀察土樣浮選情況,一邊向中新社記者介紹。

          2022年啟動發掘至今,濛溪河遺址已經發現石器3萬多件,動物遺存18萬多件,還有6萬多顆植物種子、果實以及不少木器、骨器。“這些植物種子只是從600多份土樣中發現的。”春寒料峭,但鄭喆軒內心火熱,“我們共采集了2萬多份、20多萬升土樣,前路還長”。

          入行11年來,在高原、河谷、丘陵間“找石頭”“挖泥巴”是鄭喆軒的工作常態,平均每年出差超過280天。“最初四川的舊石器時代考古是‘一團迷霧’,遺址僅零星十幾處,大多數城市的歷史敘事只能追溯到漢代。”回憶來時路,鄭喆軒頗覺感慨,如今,四川21個市(州)中的15個都已聽到舊石器時代的文明回響。

          37歲的鄭喆軒仍是一位“年輕”的考古工作者,卻已取得不俗成就:由他發現并主持發掘的四川稻城皮洛遺址“石破天驚”,獲2021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資陽濛溪河遺址獲2023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今年1月又入圍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名單。

          “不過是人努力、天幫忙。”面對成就,鄭喆軒分外謙遜。他總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遇上中國考古的黃金時代,良師益友傾情相助讓他獲益匪淺。

          更令鄭喆軒欣喜的是,蛇年新啟,團隊又發現15個濛溪河遺址群新遺址點,目前遺址點總數已達97個。他說,此前因沒有考古實證,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距今10萬年到5萬年為“東亞人類文明靜默期”。而距今8萬年到6萬年的濛溪河遺址發現系統植物利用、藝術萌芽行為等全球罕見的早期人類復雜行為,從時間、空間等維度都填補了這一空白。

        2月27日,鄭喆軒代表在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觀察土樣浮選情況。中新社記者 呂楊 攝

          今年是鄭喆軒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三年。全國兩會在即,鄭喆軒仍在反復完善擬提建議,內容從“設立國家級田野考古獎”到“加快明確省級考古機構科研屬性”,再到“加大對博物館延長開放的支持力度”“完善大遺址保護補償機制”……他將親身經歷和行業觀察付諸筆墨,希望能為文博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文博熱”溫度日增的當下,鄭喆軒也在思考如何讓考古成果與公眾更快實現“雙向奔赴”。他告訴記者,隨著公眾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不斷高漲,從考古發掘到文物展示利用的漫長周期已無法滿足他們對文化精神食糧的實時追索。

          帶著上述思考,鄭喆軒帶領團隊在濛溪河遺址搭建了一座“微型博物館”,盡可能詳細地還原一幅早期人類生存圖景。“發掘階段的遺址同樣能講故事。”鄭喆軒認為,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不應等到“入庫進館”才被激活。“應在考古工作全過程探索文化闡釋利用,讓歷史文化真正‘活起來’。”(完)

          【記者手記:執光溯史 叩“石”問路】

          記者初次采訪鄭喆軒是2022年,彼時皮洛遺址“石破天驚”,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鄭喆軒明顯還未做好突然從幕后到臺前的準備,面對鏡頭很不習慣,說起自己的故事不斷“卡殼”,但關于舊石器時代的一切,他又能侃侃而談。

          這次采訪鄭喆軒,他仍穿著工裝,但面對鏡頭已然自在許多。他興奮地談論濛溪河遺址重要發現對早期人類文明研究的非凡意義,卻將背后的辛苦付出悄然隱去。

          鄭喆軒是河南人,大學時專攻舊石器時代考古,卻在畢業后毅然選擇了這一領域仍然空白的四川。回顧在四川廣袤大地上“找石頭”“挖泥巴”的過去,他調侃道,考古工作者一定要有“盲目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考古新發現;也要有一顆能直面失敗的“大心臟”,失敗是常態,但腳步不能停。

          鄭喆軒總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幸運生于中國考古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幸運有國家的支持和民眾的關注,幸運總有專家學者為他解惑和指路,幸運有并肩前行的伙伴。而如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更愿化作橋梁,為行業發聲,讓中國考古的黃金時代更加光芒奪目。(中新社記者 岳依桐)

        【編輯:劉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