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溢傳統之美 蛇年春晚落幕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難忘今宵》旋律再響,新鮮與熟悉的感受相伴,又一年春晚落幕。
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于北京時間2025年1月28日晚8時如約而至。從非遺元素的多重展現,到浸透于眾多節目中的頂級中式審美,再到不同風格的分會場各展其姿,蛇年春晚的舞臺溢滿中華傳統文化之醇厚韻味。
從開場視覺秀《迎福》在打鐵花、剪紙等非遺中呈現天南地北的年味民俗,非遺元素幾乎貫穿閃亮整個晚會。以2024年申遺成功的“北京中軸線”為創作靈感的中國傳統建筑創演秀《棟梁》尤為重磅亮眼。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129/a7e19b63-9e0a-4e86-b828-100fc91065bd_zsite.jpeg)
據了解,該節目視覺設計以梁思成先生繪制的古建筑珍貴手稿為基礎,制作成三維立體建筑模型。在此基礎上運用虛實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統,通過打造無限延展的虛擬舞臺空間,再現中國古建的千年神韻和文化內涵。美輪美奐的現代視覺特效,使得榫卯、斗拱這些中式建筑的標志性元素從歷史深處走來,于舒展磅礴的歌聲中,展現飛閣流丹的千載中式美學。
去年春節就曾大范圍“出圈”的英歌舞此番也亮相春晚舞臺。在熱烈奔放的《潮起舞英歌》中,多名英歌舞傳人跳起這一非遺舞步。“中華戰舞”剛勁有力,擊槌有聲,盡顯一脈相傳的中華豪情。
武術節目《筆走龍蛇》中,甄子丹與眾武者以太極武術展現中國傳統書法的美感。太極武術動作講究剛柔并濟,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而書法同樣追求氣韻流暢。兩相結合,該節目把李白《草書歌行》中的“筆走龍蛇”以武術動作的流暢、停頓、剛柔等特點像化呈現,觀眾看到的不僅是一場精彩的武術表演或書法展示,更是兩種傳統文化藝術間的神韻互通。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129/44205c04-571d-4acb-b308-6cdca67b6a18_zsite.jpeg)
歌曲《斗柄指東天下春》則對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智慧進行了挖掘。七位演員化身北斗七星,通過虛實結合的影像空間展示四季變換和星象流轉。北斗七星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它與季節、節氣的更替有密切關系。該節目將這種古老的天文知識融入現代歌曲表演中,讓觀眾在欣賞美妙歌聲時,更能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蹈《幽蘭》以蘭花為主題,舞者們用身體語言展現空谷幽蘭的高雅氣質。蘭花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君子的品德,通過舞蹈的形式將這種文化內涵轉化為可視的藝術形象,可觀、可感,帶給觀眾高品質的中式審美體驗。
蛇年春晚所設四個分會場當晚亦以各自不同的傳統與現代風情,勾畫出一片江山錦繡。重慶分會場在城市中融入了銅梁龍舞、大足鯉魚燈、梁平木版年畫、川劇等非遺代表性項目,皆為在歲月長河中淘漉出的熠熠珍寶。湖北武漢分會場中,涅槃重生的鳳凰從黃鶴樓前的廣場騰空而起,宏大的楚樂陣容與江水和鳴,編鐘、古箏、古琴的歷史之音流向長江。西藏拉薩分會場千人鼓潮融匯熱巴舞、卓舞等西藏傳統舞蹈,那曲薩普雪山、昌都來古冰川等自然風光遼闊壯美,令人神往。江蘇無錫分會場則在江南水鄉上演一場穿越古今的《無錫景·家國情》,曲水穿城而過,評彈曲調婉轉流長,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千年運河之上千帆競發。
觀眾在驚艷四地各有其美的文化底蘊時,也感嘆節目中包含的高密度文化元素,相關討論已遍布社交平臺。更有不少觀眾被直接“種草”,計劃在新的一年親身前往領略探尋。
盛宴之下,零點鐘聲再響,人們作別甲辰龍年,迎來乙巳蛇年新春。(完)
![](/fileftp/2022/04/2022-04-20/U719P4T47D50049F24533DT20220420152844.png)
![](https://changyan.sohu.com/upload/asset/scs/images/pic/pic42_null.gif)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2月17日 19:09:16
- 2025年02月17日 18:38:00
- 2025年02月17日 11:16:38
- 2025年02月17日 08:41:52
- 2025年02月17日 07: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