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星巴克咖啡店日前低調宣布,在經營了6年零7個月之后將關門停業。此前,中央電視臺英語主播芮成鋼今年1月份在其網絡博客上發出抗議,認為“故宮里的星巴克”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糟蹋。芮成鋼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星巴客撤出故宮的的結局早在“預料之中”,但這只是中國進行文化保護的一個開始。
芮成鋼:這樣的結果我很滿意
“我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故宮管理方履行了他們對大眾的承諾。”芮成鋼昨日表示,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中國人和中國機構加入到文化保護的行列。此前,在芮成鋼發博客文章質疑故宮星巴克存在的合理性,并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后不久,故宮博物院院辦主任、故宮新聞發言人馮乃恩對媒體承諾,故宮博物院現會正視社會上產生的兩種意見,認真研究對待,最快將在今年上半年產生一個結論性結果。
芮成鋼稱,星巴客撤出故宮的的結局是可以預想的。一方面,隨著奧運會的迫近,故宮作為一個民族品牌,必然會考慮盡快以一個完整獨立的形象出現在世界面前。另一方面,星巴克故宮店此前已經將店前LOGO等與故宮氛圍不協調的裝飾全部撤去,這與其在全球的連鎖經營理念格格不入。在繼續合作對雙方品牌及經營理念均無好處的前提下,故宮與星巴客的“分手”只是時間問題。
“即使沒有我的博客文章,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有其他人出來質疑,畢竟其本身是一件極不協調的事情。”芮成鋼表示,自己在星巴克撤出故宮這一事件中起到的僅僅是“催化劑”的作用。他表示,最初也沒料到一篇私人的博客文章會吸引那么多的點擊率,引來那么多網友的關注。這說明當前的人們除了在關注股票、房產外,還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他表示,發表博客文章抗議故宮星巴克的舉動,并非是為了打擊外來文化或拒絕外來投資者,而是為了提醒中國人懂得尊重自己。
星巴克:撤出并非屈于輿論壓力
昨日,星巴克大中華區公共關系經理孫可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星巴克撤出故宮并不是因為輿論壓力,而是尊重故宮的統一規劃做出的選擇。“我們得知故宮要統一規劃的時間,要比那篇質疑博客早很多,撤出故宮的決定沒有受某些個人的壓力。”他表示,故宮早在2006年就決定對經營網點進行重新規劃,計劃統一品牌經營,也在很早之前就與星巴克進行過溝通。
孫可江表示,星巴克與故宮的“分手”是經過友好協商的,故宮為了“挽留”星巴克,還主動提出了多種折衷方案,如星巴克若選擇留下,可與其他咖啡一同經營。但星巴克希望以獨立的形象出現,所以只能離開,但該公司尊重故宮所做的決定。
他略帶遺憾地表示,星巴克故宮店雖然門面不大,但經營業績一直保持在星巴克所有門店的平均水平之上。現在正值暑假,正是星巴克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段之一。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日前透露,與星巴克的租用合同是提前解約。孫可江昨日證實了這一點。他透露,雙方是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進行談判,星巴克并未考慮過提前解約的賠償問題。
他同時表示,星巴克以后不可能再在故宮開分店。
故宮:重新規劃經營網點
對星巴克遷出一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解釋,一是對星巴克所占用的建筑將進行修繕;二是故宮的經營網點已經委托專業公司進行科學規劃,規劃方案將九卿房定位于故宮飲料店,將由故宮自己經營不同飲料,其中包括多種咖啡品牌。如果星巴克選擇留下,就要和其他咖啡一同經營。
李文儒還透露,故宮從去年通過邀請招標的方式選擇了一家具有國際背景、經驗豐富的專業公司,委托其對故宮的經營網點進行規劃,以此來提高故宮的整體服務水平。以后,任何經營主體必須使用故宮品牌,過去一些與故宮按照合同開展合作經營或獨立經營的網點,或通過整合利用故宮的品牌繼續在故宮經營,或按企業自身意愿停止在故宮的經營。目前,故宮內共有大小經營網點34處,根據其規劃,這一數字是故宮網點數量的上限,日后可能會精簡。故宮還將在邊角地區以流動攤點的方式服務游客。
新聞背景
央視主持博文抗議“故宮中的星巴克”
今年1月,芮成鋼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了一篇《請星巴克從故宮里出去》的博文。在文章中他認為,在西方人的普遍觀念中,星巴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飲食文化的代表符號”,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拿“遍地都是星巴克”“星巴克開到白宮”等語言自我開涮。而把星巴克開在故宮里面,則代表著這種西方俗文化成為世界對中國紫禁城記憶感受的一部分,對故宮是種視覺污染,對古老的中國文化也是種糟蹋。
在這篇博文發出去的同時,芮成鋼也以個人名義向星巴克新任CEO兼總裁吉姆·當諾發出抗議書,要求星巴克從故宮里搬出去。
其實在這封郵件之前,兩人還有一次正面交鋒。去年舉行的耶魯CEO峰會上芮成鋼曾當面向吉姆當諾提議,“請星巴克把在中國故宮里的店撤掉,因為星巴克在美國代表著不雅的文化意義”,當時現場還引來一片大笑。吉姆私下則表示要回去商量商量,但四個月過去了仍無動靜。
《請星巴克從故宮里出去》在新浪博客上引起眾網友的熱議:“星巴克開在故宮是代表中西文化合壁還是中國人對西方文化侵略的漠視?”短時間內其博客點擊量暴增50萬,很多網友表示聲援。
芮成鋼此前向本報表示,星巴克把店開進故宮是挑戰中國傳統文化的底線。(宋文明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