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又“炮轟”電信資費了。28日的電信資費改革論壇上,中消協呼吁通過聽證實現“一個降低,四個取消”,即降低資費標準、取消手機月租費和雙向收費、取消各種套餐、取消手機國內漫游費、實行同網同價。
若是在幾年前聽到這樣的呼聲,消費者恐怕還會為之精神一振。不過電信企業的定力很強,擺出一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架勢,就連最合情合理的單向收費也久拖不決!芭诼暋痹夙懹钟惺裁从媚?即便真的舉行聽證,又如何避免變成一次“聽證秀”?這種擔憂不無道理——本月24日的“峨眉山門票調價聽證會”上,22名代表居然全部同意漲價。
盡管在“身強力壯”的電信企業面前,“國字號”的中消協更像在螳臂擋車,但完全抹煞這只“螳螂”的努力,也未免太過悲觀。因為這兩年確實有以一臂之力成功擋“車”的“螳螂”——一介律師郝勁松的力量可謂微不足道,但是鐵路部門停止春運漲價卻與其持續不斷的公益訴訟有很大關系;一位人大代表黃細花的聲音顯然有限,但在她推動的輿論風暴的強大壓力下,銀行跨行查詢費最終被取消。
“螳螂”之所以能夠扳倒“大車”,因為它們打的是“群架”,而且打擊點來自各個方面。比如跨行查詢費事件,黃細花在全國人大提出議案的同時,上海市民鄧維捷也以消費者的身份提出民事訴訟,另有一些專家學者在其他途徑表達了批評意見。如此可以看出,如果民意所向,大勢所趨,又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消費者也能在與壟斷行業的抗爭中取得至少是局部的勝利。既然中消協炮轟電信資費的聲音單薄,我們就應該呼吁更多的個人或者團體站出來,通過民事訴訟等途徑施加更多的壓力,促使電信企業改變我行我素的作風。
當然,為了防止“螳螂”們被“大車”沖成一盤散沙,最終還應從治本入手,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制度和法律的支持。就在昨天,千呼萬喚的反壟斷法草案表決通過,讓消費者看到了可以憑借的強大力量。相比較“行業協會組織壟斷擬最高罰50萬”的條款,人們更應關注該法律對電信等行業是否有足夠的制約作用。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倘若反壟斷法能從破除行政壟斷等方面動真格的話,電信企業就能變成充分競爭的市場主體,而一旦壟斷的“大車”被化解于無形,“螳螂”們也就沒必要悲壯地橫在路中間了。(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