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先綢繆。
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的擔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已經給市場帶來不小的壓力;也正是對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讓中國在過去的一年中,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
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并非新事物:縱向來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我國的發展已超過15 年,從1994 年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權分離就已開始,商業銀行對這類貸款也積累了相當的操作經驗。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超過5000個,其中70%是縣一級,這些融資平臺的負債余額大約7萬億元左右,其中5萬億左右為銀行貸款。經過相關部門的及時引導,從目前的觀察看,投融資平臺負債在2009 年的下半年已經過了最高峰,目前經過金融系統的清理、規范化,已經在平穩地回落。
毋庸置疑,過去一年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城市化進程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保增長”提供了相當的動力;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存在不規范和發展過快等問題,其孕育的融資風險逐漸引起監管者的關注。
就此,記者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中國社科院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課題組負責人劉煜輝、東方證券銀行業高級分析師金麟,就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一、風險擔憂可能過度
上海證券報:在2009 年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增速較快的情況下,無論是監管層,還是銀行,今年以來都開始關注到其可能帶來的風險。銀監會今年4月提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6 月底前完成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授信業務的全面自查清理”,從而引發了市場對政府融資平臺的擔憂。您怎么看待這種反應?
巴曙松:實際上,商業銀行對于縣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一直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在融資結構中,財政償還能力較強的省市級投融資平臺的融資占據絕對比重。而商業銀行對縣級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所以,少數沒有具體對應的、主要用于融資性質的地方投融資平臺確實存在很大風險,但這些投融資平臺實際上只占總體融資平臺的一個較小的比重。根據國際標準測算,即使僅僅考慮地方政策的財政收入、并不考慮地方政府支配的國有資產以及土地收入等,當前中國地方政府整體債務率依然還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而現在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分類,并進行和清理規范化,只是為了促使其更為健康的發展。
劉煜輝:風險確實有,但都在可控的范疇內。從微觀層面上看,相信地方政府在處理不良資產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2009年末,平臺貸款余額7.38萬億,其中2009年新增投放3.05萬億,按照正常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進度(三年)2010年余額會上升10萬億,2011年達到12萬億,這些均是在預期內的。只有10%項目可以完全靠項目現金流作為第一還款來源,90%以上的貸款需要土地開發權、地方政府財政安排等第二還款來源的支持。
當經濟遇到波動時,平臺項目未來正常償付肯定是有大問題的,但未必表現為銀行不良貸款飆升。政府肯定要保銀行,既然銀行不承擔償付風險,處置不良項目的成本那么由誰來承擔—這就是我們講的“宏觀成本”—這是真正的風險所在。對于任何高負債的國家來說,未來都會面對:緊縮開支、加稅和通貨膨脹。即便可以用政府資產變現,以補政府負債的損失窟窿,這意味著財富繼續從家庭流向政府及國有部門,因為政府資產本來是可以成為家庭財富的一部分(或減稅,或轉移支付)。所以,從銀行角度看:債權肯定是可以保全;但從宏觀角度看,成本極其高昂。
盡管短線風險不大,但長線風險應引起足夠重視。長期看,政府債務的不斷積累必然提高宏觀成本支出,通脹成為將采取的手段,并通過儲戶和家庭部門利益的削弱得到釋放。而這與我國政府努力實現的提高百姓消費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悖的。
金麟:擔憂是有合理性,但市場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擔憂可能存在過度的情況。因為市場忽略了項目的自償性。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收益前景。而當前的監管利空有利于穩定貸款質量,長期來看是利多。如果將中央和地方財政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其負債率明顯低于多數國家水平。
市場在討論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時,有一個重大的邏輯缺失,即忽略了項目自身的自償性。事實上,作為商業信貸而言,項目自身的現金流才是第一性還款來源,而作為擔保的地方財政收入,僅僅起到第二性還款來源的作用。這就構成重大差異:如果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被用于彌補地方財政赤字,那么第一性還款來源就是地方財政收入,從170%的負債率指標來看確實偏高;但如果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所投資項目能夠產生新的收入來源,那么繼續用170%的負債率水平來判斷此類貸款質量,就是舍本逐末。如果要類比的話,用以彌補財政赤字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可以視為個人消費貸款,例如信用卡的循環授信;而用于投資新項目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可以視為按揭貸款。而從近期上市銀行交流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進入實體項目的比例在90%以上。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