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發生危機以來,美國的金融學家和媒體異口同聲地唱衰歐元。美國“投機大鱷”喬治·紹羅什認為,歐元面臨的挑戰超過希臘債務危機,歐元設計存在的機制性缺陷今后將使歐元面臨更大難題。美國《紐約時報》3月28日刊登一篇評論,提出所謂“原罪說”,認為設計者當初硬把經濟、財政和貨幣情況較好的北歐國家和情況較差的南歐國家弄到一起,建立一個超越主權國家的區域貨幣聯盟,一個錯誤的開始只會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美國《時代》周刊甚至認為,歐元區消亡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數。
2009年爆發的歐元危機仍在深化,歐元發生危機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國家和地區應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登場,這是自羅馬帝國在將近兩千年前滅亡以來歐洲16個國家間第一次使用的單一貨幣。歐元啟動以來,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不斷擴大,美元霸權地位受到越來越大挑戰。據統計,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歐元所占比重已從1999年的17.9%上升到2008年底的26.5%,在同期內美元所占比重則從71%降至64.1%。但是,多年來,歐元匯率不時發生異常波動。這次歐元危機的導火線是希臘債務問題,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歐元設計存在體制、機制甚至制度上的缺陷。馬什2009年出版的《歐元》一書中指出,從一開始,歐元就一直充斥著各種尚未解決的緊張對抗。這次歐元危機為區域貨幣合作與一體化,提供了幾點主要啟示——
政治與經濟要相輔相成
歐洲從統一大市場到統一貨幣政策,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但是,歐元區并非政治聯盟,歐元創始人之一奧特馬爾·伊辛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指出,歐元的設計宗旨就是歐元區成為一個貨幣聯盟,而非政治聯盟。因此,歐元區國家在政治上缺乏相互支持的約束力。
有學者指出,歐元困局的根本原因,是相互獨立且競爭的主權國家使用了無錨的“超主權貨幣”,一旦受到沖擊,各主權國家的利益涇渭分明,歐洲中央銀行形同虛設,無能為力。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后,歐洲成為重災區之一。到2009年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5.9%,而歐元區GDP僅比前一季度增長0.1%。2010年2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接受德國電視一臺采訪時承認,由于希臘等國的債務危機,歐元目前正處在誕生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但是,歐元區各國都是各自采取措施刺激本國經濟。默克爾說:“一方面我們應該記住歐元是我們的共同貨幣,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應該從問題根源入手處理危機,而根源就是希臘的巨額財政赤字和可信度的喪失。”默克爾重申,歐盟條約并沒有緊急援助別國的規定,目前幫助希臘的最佳方式是強調希臘必須“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
以英國和瑞典為首的非歐元區國家認為,如果希臘尋求幫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才是最適合提供援助的機構。2010年3月25日,歐元區國家同意與IMF聯合創立一個金融安全網以幫助債務纏身的希臘,并試圖恢復人們對歐元的信心。但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為協議設置了苛刻的條件,即只有在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才會啟用該協議,同時還需要得到歐元區所有國家的一致同意。雖然默克爾堅持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在希臘援助計劃中發揮主要作用的立場,但由于同意由歐元區國家籌集大部分資金,她仍可能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法國和歐洲中央銀行曾反對求助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心這樣會損害歐元的信譽。但是,由于歐元區國家無力解決巨額資金問題,法國總統薩科奇無奈地提出,貸款的2/3將由歐元區經濟體承擔,剩余的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英國對德國和法國在歐盟或歐元區擴大或強化權力極為敏感,小國更擔心喪失主權或政治獨立。大國之間和大國與小國之間在政治上缺乏信任,影響這些國家在經濟上相互支持。歐元創始人之一奧特馬爾。伊辛承認,他也曾認為:“在尚未建立一個政治聯盟的情況下就創立貨幣聯盟,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這次歐元危機充分說明,只有在政治和經濟上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和幫助陷于困境的國家擺脫危機。
貨幣與財政政策要相互協調
紹羅什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喬治。紹羅什指出,歐元結構的缺陷顯而易見。完善的貨幣要求央行和財政部兩者兼備。當金融體系面臨崩盤危險時,央行能夠提供流動性,但只有財政部才能處理償還能力問題和在危急時刻發揮作用。歐元區建立了中央銀行和實行了統一貨幣政策,但是,沒有建立歐洲財政部,各成員國實行各自的財政政策。紹羅什引用歐元設計師之一、德國智囊辛恩的比喻,稱這種設計為“車拉馬”而不是“馬拉車”。
早在1997年歐盟國家在統一貨幣之前就簽訂了“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本國GDP的3%。政府債務不得超過本國GDP的60%。但是,各成員國實行獨立的財政赤字,特別是陷入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后,各成員國千方百計地投入資金,緩解金融危機和刺激本國經濟,結果導致各國財政赤字和國債急劇增加。據統計,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20個國家雙超,歐元區16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和國債普遍嚴重超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