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夫”共享菜園構建消費新場景
中新社柳州3月23日電 題:“城市農夫”共享菜園構建消費新場景
作者 林馨
春光明媚,正是播種的好時節。在廣西柳州市近郊一處“共享菜園”,“城市農夫”們在各自的菜地里扛著鋤頭,播種下大白菜、胡蘿卜等作物。
“85后”園長張蘭英正在巡園,指導“城市農夫”們種植農作物。去年底,張蘭英在柳州市近郊的河東村承包下23畝土地,打造“共享菜園”。“共享菜園”以每平方米2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出租土地,租戶自行承擔日常的種植、照料工作。
在張蘭英的菜園里,租戶多為20歲到40歲的中青年人。放松心情、勞動體驗、親子互動、吃上新鮮蔬果等,都是吸引他們來此的原因。
26歲的小譚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平日工作節奏較快,為緩解壓力來到“共享菜園”。他表示,在菜地勞動中獲取心靈慰藉,生活變得簡單充實,這也成為越來越多都市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帶著孩子體驗農耕、親近自然的家庭,在“共享菜園”中尤為常見。作為新一代父母,“90后”張高和幾戶家庭探索新型“遛娃”方式,共同租下250平方米菜地。張高表示:“在菜地里,可以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遠離電子產品,我們也能釋放快節奏的工作壓力。”
青年海歸李坤陽也看好共享經濟在農業農村的發展前景。他日前計劃將企業300畝山地及林地打造成“共建農場”,已在社交媒體上招募首批會員。會員可以在農場里體驗搭建設施、養雞、孵蛋、種菜等樂趣。他希望,以此讓更多都市人回歸鄉村,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親子感情。
歸田,不僅是中國都市人的“桃花源”,也提供了消費新場景。“共享菜園”“共建農場”等新的農業實踐模式,正為“春日經濟”和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近期,廣西桂林市群力村通過微信平臺向民眾發出邀請,推出“共享菜園”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湖北一社區打造“10分鐘鄉村農旅圈”,集農旅、休閑、研學互動為一體;海南已連續多年舉辦共享農莊大會,通過該大會簽約一批投資項目,意向投資額超百億元。
業界認為,共享經濟在鄉村的實踐模式將日趨多樣化,涵蓋農業、旅游、住房、交通等諸多領域,推動中國鄉村振興。(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
- 2025年04月10日 11:06:06
- 2025年04月10日 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