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固態電池開啟量產倒計時

        固態電池開啟量產倒計時

        2025年03月13日 09:34 來源:經濟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2月24日,梅賽德斯-奔馳開啟全固態電池路測,此次測試車搭載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50瓦時/千克。作為最具潛力的“下一代動力電池”,固態電池行業不斷升溫,多家企業密集更新量產時間表。

          在日前舉行的2025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預計,“全固態電池2027年開始裝車驗證,真正形成規模可能需要5年到10年時間,預計2030年實現量產”。

          掀起爭搶研制熱潮

          固態電池并非一項全新技術。

          豐田汽車早在2006年便已開展固態電池研發工作,近期宣布將于2026年小批量試產,2030年后將大規模生產;本田汽車宣布2025年1月起試生產純電動汽車全固態電池;日產計劃今年開始在橫濱工廠試生產固態電池,到2028年推出配備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

          在固態電池上搶跑的日系車企,已然靠近量產的邊界。形勢緊迫,國內電池制造商和汽車企業紛紛啟動加速模式。

          寧德時代2024年公布3項固態電池專利,并且透露了“2027年小規模量產全固態電池”的時間表。據了解,寧德時代已建成全固態電池中試生產線,正進行工藝優化與產品驗證,若能在這一階段解決安全和性能難題,接下來就能進入生產技術探索階段。

          華為在去年年底公布了一項最新硫化物固態電池專利,名稱為《摻雜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歐陽明高表示,“2024年是中國全固態電池的里程碑年份,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申請的全固態電池專利數量快速增長”。

          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孫華軍介紹,比亞迪2013年開始全固態電池研發,已啟動固態電池產業化可行性驗證,涵蓋關鍵材料技術攻堅、電芯系統開發和產線建設。預計2027年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新能源車企也在緊追慢趕。廣汽埃安宣布將在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裝車,率先搭載于旗下高端品牌昊鉑;奇瑞汽車計劃在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上車,2027年規模化量產;上汽集團宣稱2026年全固態電池實現量產交付,2027年搭載全固態電池的智己新車實現量產交付;長安汽車計劃到2030年推出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自研電芯。

          隨著固態電池風口漸盛,越來越多企業開始“上桌”。一汽集團首席科學家兼研發總院(科技創新管理部)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德平說,經過近幾年發展,我國全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突破,目前正處于原型樣機階段。能量密度達400瓦時/千克的全固態電池,有望在未來2年至3年內實現小批量裝車應用。

          技術路線逐漸聚焦

          固態電池之所以至今未成為主流技術方案,并非企業們“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固態電池采用全新結構和材料,其生產工藝、材料體系更加復雜,成本也高出不少。

          “固態電池的研究已取得重要進展,但還需解決諸多基礎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世剛分析,挑戰主要來自如何進一步提升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導電率、與鋰金屬和高比能電極材料的匹配性,并構筑相容穩定的固固界面。在材料方面,尋找合適的固態電解質是關鍵。理想狀態下的固態電解質需要具備高離子電導率、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及機械強度。另外,界面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固態電池中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界面接觸不良會導致電池內阻增加,影響電池的整體性能。

          除了技術和工藝外,成本高的問題同樣限制了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當前,液態鋰離子電池單體成本為每瓦時0.5元左右。固態電池在沒有大規模量產的前提下,成本相對較高,材料成本每瓦時在2元以上。一個100千瓦時的電池包僅材料成本已經超過20萬元,遠高于現有液態電池。

          目前,固態電池領域技術路徑多元。其中,聚合物固態電池、氧化物固態電池以及硫化物固態電池是三大主流技術路線。

          “從全球范圍來看,全固態電池研制逐漸聚焦到硫化物技術路線上,投入持續增加。”歐陽明高建議,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要聚焦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體電解質,匹配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的技術路線,以比能量每公斤400瓦時、循環壽命1000次以上為性能目標,確保2027年實現轎車小批量裝車。

          “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方面,國內眾多企業已經擁有了小批量供應能力,還需要重點攻克大規模生產工藝。”歐陽明高說。

          智能應用驅動創新

          當前,正值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關鍵時期,大語言模型和科學智能結合,升級研發平臺,成為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創新與構建的加速器。

          傳統實驗室研發流程中存在時間、物料、電能和人力浪費問題。蘇州易來科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新虹說,公司正在經歷從實驗試錯到智能自動設計的變革。今年電池設計效率將提升2倍至5倍,智能設計將再提升兩個數量級。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裁歐陽楚英介紹,公司從系統維度進行創新,通過多尺度集成仿真將材料、電芯和系統設計耦合優化,實現正向與逆向設計反饋,提升產品性能。“公司基于應用經驗構建物理圖像,從工程問題中提煉科學問題,并借助AI和實驗形成閉環。”

          “以前電池材料研發以試錯型為主,耗費大量人力,周期長、效率低。現在人工智能改變了以前的研發模式。”歐陽明高說,現在已實現全過程自動材料設計,比如自動化的實驗、表征、仿真、制備,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為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提供了便利。歐陽明高介紹,全固態電池AI大模型,提供各類專家智能體與智能設計工具,實現材料體系智能匹配、設計參數、智能選優、制備工藝、智能推薦等研發服務,可以讓電池研發效率提升1個至2個數量級,節省70%至80%的研發費用。

          全固態電池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競爭的關鍵制高點。可以預見,在人工智能驅動下,研發模式的變革,必將加速全固態電池在關鍵技術、成本、量產應用等方面的突破。(本報記者 劉瑾 潘卓然)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 |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欧美老师机在线AⅤ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