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新疆民企發力循環產業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2日電 (史玉江)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變廢為寶”的思維已深入人心,相關產業也在不斷向“新”聚力。在新疆,民營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技術研發,發力綠色循環利用產業。
工業“垃圾”變新型綠色材料
作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新疆某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第八師石河子市大宗工業固廢高值利用重點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的建設,把工業廢渣、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加工成綠色環保建筑產品,將工業固廢“吃干榨凈”。
“通過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和人才優勢,突破技術瓶頸,提高研發成果的轉化率。”上述公司副董事長王文林說,該公司擬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集聚高端人才。
據王文林介紹,該公司年綜合利用與處置固廢量超過500萬噸,固廢綜合利用率超九成。生產的蒸壓混凝土加氣塊、太陽能光伏管樁、自保溫砌塊、輕質隔墻板等10余種綠色建材銷往建筑工地,實現城市建筑垃圾和大宗工業固廢的循環利用。

在新疆東部尤其是哈密區域,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但原煤開采和火電廠運行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爐渣等固體廢棄物。
位于新星市的新疆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這些廢棄物開發出壓裂支撐劑等系列產品,使壓裂支撐劑生產原料由傳統高鋁礦石向高硅低鋁固廢轉變,為煤田固廢處理開辟新道路。
“公司建立產業研發基地及綜合性實驗中心,通過產、學、研一體化,提升科技研發能力,探索新的產品線。”該公司董事長黃煒說,公司目前已獲政策獎補金額210余萬元。
該公司技術中心實驗組組長王樹濤說,石油壓裂支撐劑對增產石油天然氣具有良好效果,能夠實現煤炭固廢材料的循環利用。其成本低廉且符合綠色環保經濟理念。
養殖糞污變種植“寶藏”
近年來,“變廢為寶”的企業也見諸于農業生產相關領域。
位于新星市紅星二場的新星市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當地養殖合作社的牲畜糞污,生產輔酶酵素有機營養液,將養殖業糞污變成種植業“寶藏”。

2024年,該公司在新疆阜康、哈密及內蒙古種植的貝貝南瓜、棉花、紅棗、土豆、食葵、大豆、菠菜、板藍根等作物中廣泛試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用微生物酶解、氨基酸代謝、生物酶催化等技術,將養殖糞污加工成功能性液體有機肥,達到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效果。”該公司負責人王建明說。
“今年4月將在大田哈密瓜及蔬菜大棚等進行嘗試。”王建明表示,后期還將使用固液分離技術,將糞污“寶藏”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在新疆,還有多家企業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致力于將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環保目標,并取得可觀經濟效益。
“乘著政策的東風,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就能不斷提高發展質量、企業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新疆兵團工商聯黨組書記劉軍國表示。(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
- 2025年04月10日 11:06:06
- 2025年04月10日 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