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岸首票保稅混礦業務落地
中新網天津3月6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6日從天津濱海新區獲悉,日前,在天津新港海關監管下,天津港遠航國際礦石碼頭有限公司保稅堆場內兩種不同品質共計4萬噸的鐵礦砂進行混配作業,標志著天津口岸首票保稅混礦業務順利落地。
保稅混礦業務是企業在保稅狀態下對進境礦產品進行簡單物理加工混合的業務。以鐵礦為例,國內鋼鐵企業因生產需求,需對進口鐵礦砂進行混礦作業,以調整鐵、硅、鋁、磷等元素比例。不同的鐵礦品質和價格各異,通過混礦作業,能使各元素達到煉鋼的最佳配比。
去年起,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會同天津市商務局、新港海關赴天津港集團、天津港遠航國際礦石碼頭以及多家礦產進口企業、貿易企業調研,共同研究推進保稅混礦項目。2024年底,在海關監管下,兩批鐵礦先期全部進入保稅倉庫。近期企業新采購的混礦設備到場安裝調試完畢,進而具備了開展保稅混礦作業的條件。
“開展鐵礦砂保稅混礦業務,實現了境外混礦業務向國內口岸的‘前移’,能方便我們更好地應對國內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碧旖蚋圻h航國際礦石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占鵬說。
據企業預測,保稅混礦業務落地后,每年將為天津港帶來約200萬噸鐵礦進口增量,有助于拓展天津港港口服務功能,增強天津口岸對進口礦產品的吸引力,推動“通道經濟”向“港口經濟”轉型,為港產城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0日 08:57:47
- 2025年04月10日 07:22:24
- 2025年04月09日 10:27:26
- 2025年04月09日 10:23:26
- 2025年04月09日 1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