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外企投資中國跑出“加速度”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李曉喻)歲末年初,多家外企宣布加碼投資中國。
2024年12月,法國醫藥企業賽諾菲宣布將在北京設立全新生產基地,創下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記錄。同期,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決定在中國建設生產電動汽車的新工廠。
2025年1月,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與中企小鵬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電網絡;德國寶馬集團與中方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旗下一款新車型也于本周正式量產。
一些外企高管更是2025年新年伊始就來到中國,表達深耕中國意愿。美國金沙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戈德斯坦8日與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會見時說,該集團看重中國市場機遇,希繼續擴大在華投資。
在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之際,越來越多投資者將中國視為未來機遇所在。據官方統計,2024年前11個月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2379家,同比增長8.9%。
中國德國商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作為創新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超過半數受訪德國企業計劃未來兩年內增加對華投資,92%的受訪德企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另據中國英國商會的報告,76%的受訪英企表示將維持當前在華投資水平或增加投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中國經濟穩健增長、高水平開放不斷擴大,是外資加碼中國的最大底氣,布局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根據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全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中國經濟韌性經受住了考驗,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將處于較高水平。
對外企而言,經濟基本面穩固意味著市場規模可觀,投資有利可圖。特別是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推出,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和預期。
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也給跨國公司帶來新的合作可能性。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此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諸多新興產業領域,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中國開放步伐也在加快。一個最新的行動是,中國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決定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的限制。這些舉措都指向一個目標,即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說,企業對外投資的收益,與其投資目的國的營商環境密切相關。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意味著外企在華投資能夠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利好。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2025年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中央財辦負責人透露,今后將擴大電信、醫療等領域開放試點范圍,穩步推進互聯網、教育、文化等服務業擴大開放,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隨著更多開放舉措推出,中國對外企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可期。(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0日 11:03:57
- 2025年01月10日 07:49:39
- 2025年01月10日 07:34:24
- 2025年01月10日 05:51:15
- 2025年01月09日 16:03:57
- 2025年01月09日 09:42:35
- 2025年01月09日 08:17:44
- 2025年01月08日 09:49:50
- 2025年01月08日 09:24:25
- 2025年01月08日 08: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