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勢力對資源的覬覦上演爭奪大戰。目前他們各踞何方?
全球匯率局勢越來越不明朗,稀缺資源成為最好的保值、增值品,“工業味精”稀土更是因此空前走俏。全球稀土資源角逐的陰謀、算計和角力開始擴散全球。
中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貿易實行的有序管理,讓2010年成為中國稀土年。當前大形勢對稀土股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借助稀土概念,有色板塊一路飄紅。
出口配額減小、走私猖獗、歐美重啟稀土開采。無論怎樣不協調的聲音都未能遏制稀土概念股上揚的趨勢。產業層面,稀土的爭奪戰在國內同樣打得硝煙彌漫。中鋁、五礦等央企的虎視眈眈,廣晟有色(600259.SH)、廈門鎢業(600549.SH)省屬國資的緊密護盤,有色金屬企業在新的資源政策引導下,開始了新一輪的是非難定的角逐。
稀土的爭奪中,他們都是哪路神仙?各踞何方?
北方包鋼稀土高科一家獨大
“世界稀土在中國,中國稀土在包頭。”包頭有最大的稀土礦——白云鄂博稀土礦。
白云鄂博礦區地處蒙古高原南部,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包頭白云鄂博稀土礦和包鋼稀土高科、包鋼股份這兩家上市公司同屬于包鋼集團。白云鄂博稀土礦與鐵共生,主要稀土礦物有氟碳鈰礦和獨居石,其比例為3∶1,都達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稱混合礦,為世界第一稀土礦。
鄂博礦的稀土礦總工業儲量為3600萬噸,占全世界的36%,占全國的90%以上。該礦山含礦物172種,是世界上含礦物種類最多的礦山。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占全球稀土工業儲量的30%,滿足了全球稀土需求的90%。而這其中占全國總產40%以上的,正是來自于包頭白云鄂博稀土礦。
根據稀土元素間物理化學性質和地球化學性質的某些差異和分離工藝的要求,把稀土類元素分為輕、重兩組或者輕、中、重三組。以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稀土礦為代表的混合型輕稀土礦、四川冕寧氟碳鈰輕稀土礦以及山東微山稀土礦,形成了中國的輕稀土陣營。它和中國南方的中重離子稀土礦形成了典型的資源互補。
中國稀土資源分布比較分散,而且南北差異明顯。包頭的白云鄂博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稀土、鈮等元素的礦山,以輕稀土為主;而分布于我國江西、廣東、福建、湖南、廣西等南方省份的離子型稀土礦則是全球獨有的稀土資源,占中重稀土資源總量的90%。
而提到輕稀土,都會想到包鋼稀土,沒有任何其他的資源可出其右。稀土礦權較為集中,正是包頭白云鄂博稀土礦成為北方霸主的主要原因,也是包鋼稀土在北方得以壟斷資源的關鍵。礦權明晰、容易監管的中國北方稀土資源整合和南方稀土資源整合過程中的混亂局面成為鮮明的對比。
2008年12月10日,由包鋼稀土公司、內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包頭華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淄博包鋼靈芝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內蒙古包鋼和發稀土有限公司及其他發起人共同組建的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次整合為包鋼稀土高科壟斷北方稀土資源藍圖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市場上各方利益的關系博弈使包鋼稀土高科此舉招致行業壟斷的詬病,但這并不影響包鋼稀土高科在北方資源上獨占鰲頭。
內蒙的主要稀土企業將白云鄂博的稀土原料加工后,統一交由包鋼稀土的國貿公司收購,再以國貿一個銷售公司對外,這實際上起到了企業戰略收儲的效果——去年年底,中國稀土主要產品氧化鐠釹、金屬釹、氧化鈰價格的成倍增長就是最好的明證。
2009年,包鋼稀土就已開始進行戰略儲備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顯示,該公司將興建10個稀土氧化物儲備設施,而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和包鋼(集團)則將相應對公司給予一部分的貼息,貼息金額約在3000萬元/年,為期兩年。隨著國際上對稀土資源的重視及搶購,包鋼稀土同時計劃在5年的時間里儲備30萬噸精礦,并斥資30億元在2~3年里儲備8萬噸氧化物。
今年5月,國土資源部正式選定包頭作為首批稀土儲備試點地,開始翻開稀土奪回話語權的新一頁。當然,該試點主要涉及企業無疑就是包鋼稀土。政策的利好,給包鋼稀土高科注入了新的活力。隨后的9月15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內蒙古自治區內稀土將在年底前,全部交由包鋼集團專營。
包鋼集團由此開始掌握了北方稀土專營許可的“金鑰匙”。也許借助國家的資金力量,包鋼稀土能將儲備變為現實,傲視群雄,借助資源的優勢以及政策方面的利好打造“稀土之都”,或許指日可待。
南方重稀土亂局
我國的稀土儲量在地理分布上呈現出“北輕南重”的特點,即輕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重稀土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南嶺地區分布著可觀的離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礦,易采、易提取,已成為我國重要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
在世界上,除了最近日本在越南已經發現了和中國的重稀土礦區有相同的地質、氣候條件的地區被認為有可能藏有重稀土礦之外,重稀土幾乎是中國南方獨有,分布在江西、廣東、廣西、福建。而以目前開采速度,中國南方的重稀土只能開采30年。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