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和江西的恩怨糾葛,就是央企轉戰地方頻頻遭擊的縮影。
從江西鎢業集團(下稱江鎢集團)、江西銅業集團(下稱江銅)再到贛州,從解救江鎢集團、伏擊江銅到受制于贛州,五礦在投資江西后可謂喜悅辛酸盡嘗。
“我們江西老表被害慘了!”這是一位江鎢老員工發出的感慨。
“贛州就是在釣我們的投資!”這是一位參與和贛州市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稱贛稀礦業)進行多次談判的五礦高層得出的結論。
一家行業巨頭為何在投資地方后會陷入如此的境地?五礦在江西的境遇能否為9月底高調進入江西的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提供鏡鑒?翻開五礦江西恩仇錄,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結怨江鎢
熟悉江西有色行業的人都知道,江鎢集團分新江鎢和老江鎢,而這個“新”、“老”并不是完全固定的。隨著利益的爭奪,原來的新江鎢變成了老江鎢,原來的老江鎢卻變成了新江鎢。
第一次出現新江鎢的概念是在2003年,五礦通過下屬中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與江鎢共同組建了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鎢有限)。其中,五礦集團控股51%,這助其獲得了江鎢的主要資源類資產。而江鎢有限就被定義為“新江鎢”,在江鎢集團除了新江鎢以外的資產就被稱為了“老江鎢”。
“本來五礦未進入江鎢集團之前,江鎢集團的經營就出現了問題,效益就很差了,由于還有一些優質資源可以帶來一定的效益,所以我們勉強還能維持,但在央企進入江鎢集團后,優質資源幾乎全部被它拿走了。當時我的單位就屬于不良資產而被剝離了。當時我的孩子正在外地上大學,最困難的時候連孩子的生活費都不能保證,你說我們怎么能不恨這些央企。”一位老江鎢職工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訴苦說道。
和這些老職工的憤恨一樣,這個時期老江鎢的高層雖然沒有這些拮據的經歷,但被剝離后的收入一樣是遭受下降,而最讓他們難受的是江鎢有限經濟效益在五礦進入后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來自于江鎢最主要的產品金屬鎢價格的飛漲。
“我們江西老表被害慘了!”當時老江鎢的一位主管園區建設的領導對記者說,“優質資產都讓五礦收走了,這些優質資產產生的利潤大部分被五礦拿走了,其實這些優質資產更多的是資源類資產,五礦實際上是變賣了我們江西的資源,而變賣的錢大部分又讓它拿走了。”
針對江西方面的指責,記者聯系了五礦相關部門,但五礦拒絕對這些指責表態,而一些熟悉這段歷史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述了與江西方面截然不同的觀點。
“江鎢集團在被五礦重組前已經是個非常困難的企業了。江鎢集團主要是生產資源類產品,但由于所屬的礦山已經被開采多年,導致富礦很少,所以日子并不好過。在當時鎢價不景氣的情況下,多年的老國企還要背負許多晚期礦山的包袱,有大批的閑置勞動力需要安置。其實當時是江鎢集團求著五礦重組它的。當然,五礦在當時也正處在由進出口貿易向生產經營的戰略轉型期,所以它才開始考慮和江鎢集團的合作。”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鎢業專家殷建華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
五礦入主江鎢有限后,占據了大多數江西的鎢資源,與此同時,五礦也參與了湖南一些鎢企業的并購,獲得了湖南大量的鎢資源。由于江西、湖南是我國鎢產量最大的兩個省,所以當時的五礦等于控制了我國大部分的鎢產量,而根據它在國際貿易市場上豐富的經驗,五礦很快就通過自己的運作方法使鎢的價格大幅上漲,五礦在其中獲益頗豐。
在殷建華看來,江鎢的指責有些不太厚道,頗有“過河拆橋”的嫌疑。用他的話講,沒有五礦入主江鎢就沒有江鎢有限的今天,沒有江鎢有限的今天也就沒有江鎢的脫貧。“在五礦入主江鎢有限之前,五礦一直是我國鎢砂、鎢礦出口的總代理,掌握著我國鎢資源出口的生殺大權。同時,由于在國際貿易市場浸潤多年,五礦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價格炒作能力。可以說,如果沒有五礦在國際市場上對金屬鎢價格的操作,江鎢有限也不可能獲得那么多的利潤,江西方面不能見到利潤就眼紅。”殷建華對記者說。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了解到,江西方面對五礦的不滿一方面來自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另一方面來自五礦對江鎢有限在延長產業鏈方面投入不足。“五礦就是來江西占據資源的,并沒有在鎢產品深加工方面投入多少,在目前資源為先的情況下,它很有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把江西的鎢資源開發完,最后把一個資源枯竭的爛攤子留給我們。”一位原江西省有色金屬行業管理辦公室的人士對記者說。
“這也不能完全怪在五礦身上。我國鎢產品的深加工一直以來存在著技術落后的現象,我國的鎢產業也一直沒有擺脫低價出口初級鎢產品而高價進口高端鎢制品的窘境。這并非五礦一己之力能夠改變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鎢業專家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
提高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其實對五礦而言,確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當時在五礦入主江鎢有限的時候,這就已經是業內的共識。“江西方面應該看得很清楚,五礦的優勢在于,因為其從事進出口貿易,所以它有市場優勢,另外就是五礦有相關的政府資源,商務部等部委對其比較支持。而最主要的一點,五礦有著充裕的資金優勢,屬于大型央企。”殷建華說。
多年從事國際貿易的五礦,并不具備生產管理和技術優勢。雖然早在2005年五礦已經開始嘗試向生產型企業轉變,但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讓其在生產管理和產品深加工方面有大的突破確實很難。其實正是五礦的這種劣勢,讓其與江西方面的隔閡越來越深。
“江西方面與五礦的矛盾加大應該是從生產管理等方面開始的。隨著其經營方式的轉變,五礦在江鎢有限中逐漸開始參與生產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五礦沒有多少生產管理經驗,這讓一直以來控制著生產的江西方面頗感不爽。”殷建華認為。
新江鎢?老江鎢?
隨著江西和五礦的矛盾加劇,江西方面一直想在江鎢有限的利益分配上有所突破,主要目標集中在所持有江鎢有限的股權上。2008年,江西省國資委出資監管的江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鎢控股)成立,江鎢控股控制江鎢集團70%的股權,而這70%的股權也使其間接控制了江鎢集團在江鎢有限的股權。而江鎢控股也成為了被業界稱為的新江鎢,之前的江鎢有限變成了老江鎢。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