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下旬以來,南方一些省份連遭水災、高溫異常天氣,高熱病等豬疫病頻現,引發了南方生豬告急的擔憂,再加上本輪豬價暴跌過程中的養豬戶減欄、季節性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炒作資金虎視眈眈,人們開始擔心豬肉價格會不會如同2007年那樣再次點燃通脹導火索,再現暴漲暴跌怪圈。
與此同時,在豬價低位徘徊之際,“風投又關注生豬了”的消息在這個火熱的夏天廣為流傳,讓仍在虧損中堅守的養豬戶們又找到了一個堅持的理由。而中糧集團天津全產業鏈第一座豬場小王辛莊豬場6月竣工投產,更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抄底之舉。
豬肉價格將要觸底反彈了嗎,將給已經突破警戒線的CPI漲幅帶來怎樣的影響,豬肉價格何以在短短三年間扶搖直上而又急轉直下,如何才能走出暴漲暴跌的怪圈?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了遼寧、四川、重慶等地的個體養豬戶、規模化養豬場以及業內專家。
他們認為,未來幾個月,豬肉價格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但再現2007-2008年暴漲的可能性不大,對通脹的影響尚待具體分析。由于供給方缺乏穩定的生產預期,市場風云突變之后來不及做出及時調整,市場供求均衡的打破使得最近三年豬肉價格大幅波動,仿佛一根隱隱作痛的神經牽扯著敏感的上下游:向上引發經濟學者關于通貨膨脹的激辯,向下影響千家萬戶的居家生活,中間則串聯起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難解難分的利益糾葛。有專家建議,通過生豬期貨、遠期交易等方式來引導市場預期,穩定行業發展。
豬倌欲“割肉” 風投想“抄底”
“我們都快熬不住了”,一些投資者欲低價轉讓養豬場。但在“圍城”外的人看來,跌到地板價的養豬業頗有吸引力。部分風險投資機構借機加大了考察力度,伺機“抄底”。
2010年6月初,四川大竹綠色生態養豬場的董事長鄧林(化名)望著年出欄近10萬頭生豬的養豬場非常發愁。由于生豬價格連續下跌,飼料價格持續上漲,他現在養一頭豬賠200多塊錢,陷入了“賣也賠,喂也賠”的兩難境地。
賠錢的養豬戶并不止鄧林一個。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遼寧錦州采訪時了解到,當地的生豬養殖戶大多處于虧損中,不少人說起養豬的辛酸時最常用的一個詞便是“欲哭無淚”。
商務部數據顯示,近3年多來,豬肉價格暴漲暴跌。全國鮮豬肉批發價格從2007年6月的16.48元/公斤摸高到2008年2月的22.82元/公斤,但暴漲之后是一輪暴跌,2009年6月最低跌至14.01元/公斤。2010年1月以來,全國鮮豬肉批發價格一路下行,至4月中旬時,豬價連跌14周,僅為14.55元/公斤。隨后,豬肉價格一直在“谷底”震蕩,至7月第二周時,全國鮮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14.95元/公斤,雖較低點回升2.3%,但較2008年同期便宜30%左右。
豬肉價格的下跌必然影響生豬價格。今年5月初,鄧林的生豬出欄時只賣出9.1元/公斤的價格。可他清楚地記得,在2007年,生豬出欄價賣到21元/公斤,是現在的兩倍多。與此相反,作為生豬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則逐年上漲,2010年7月第二周達到2.113元/公斤,比2008年同期上漲24%。而今年4月以來,衡量生豬養殖盈虧情況的豬糧比(生豬和玉米價格比值)一直低于黃色預警線(5.5:1-5:1),四川豬糧比價最低值達4.07:1,已遠低于5的紅色警戒區。這意味著過低的豬價和過高的飼料價格已將養豬戶推到較大的虧損境地。
如此大的風險,鄧林并未料到。2002年,鄧林在山西承包了一個小煤窯。2007年12月,帶著挖煤賺來的錢,加上向朋友的集資,鄧林揣著1億元來到養豬大省四川,與朋友一起承包了一個養豬場,當起了“豬倌”。2007年末,正是養豬業利潤最高的時候,肉豬每頭普遍盈利在300元以上,仔豬則達到400元以上。
“那時我覺得養豬能賺錢。挖煤太危險,養豬難道還比挖煤危險嗎?”鄧林說。憑借著雄厚的資本,鄧林的養豬場在當地首屈一指。鄧林原以為,養豬與挖煤類似,資本規模越大,定價權越大,獲利空間也就越大。然而,沒想到,不到兩年的光景,豬肉價格大幅下跌,鄧林不僅沒有賺到利潤,還把老本都搭進去了。眼看著1億元投資將要“打水漂”,鄧林有些猶豫:是“割肉”轉讓,還是再堅持一下熬過“寒冬”?
就在這段時間,各大養豬網站上豬場轉讓的信息開始多起來,許多轉讓信息中都出現了“資金緊張”、“揮淚轉讓”之類的字眼。這些轉讓的豬場與鄧林的豬場一樣,投資者都是在2007年行情最好的時候殺入。2006年大規模爆發的生豬疫病使生豬供應劇減,導致2007年豬肉價格激漲,吸引了許多資本殺入生豬養殖行業,既包括鄧林這樣的民間資本,也包括凱雷、高盛、德銀等國際資本。然而,時至今日,不少資金不得不另尋出路。曾獲得德意志銀行6000萬股權融資的上海一家大型養豬企業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外資股權方已有意轉讓股權。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