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上海車展的熱鬧程度再次讓全球汽車業感慨于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國際A級車展的定位也進一步被強化。不過這并不表示參展的企業各方面都會滿意,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對車展不允許賣車的詬病。
這種指責在此前北京車展也出現過,不少企業都在抱怨:在付出了巨額的參展費用后,主辦方給予廠商的服務支持卻少之又少,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不允許企業在車展展臺賣車。
主辦方的理由很簡單,憑借的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邏輯推理:因為上海車展是國際A級展覽,檔次非常高(這點可從國際廠商的重視程度來證明),N多首發車(這點可以用數量來證明),代表了汽車工業的趨勢(這點可以用車展上的新能源車和技術展示來證明),所以買賣和消費不適宜出現在車展現場。
實際上這是車展主辦方將車展的檔次和定位與是否發生交易放在了一個對立面,認為有交易行為的車展必定沒有檔次,有檔次的車展肯定不能有交易行為。暫且不論這種推理是否成立,單就車展所發生的事實情況,就可以看出這種結論實際上就是一個偽命題。
首先,盡管主辦方禁止廠家在車展賣車,實際情況卻是所有企業都利用車展平臺私下大接定單,特別是公眾開放日,除了臺面上的交易看不到外,車展公眾日其實就是產品交易日;其次,在豪華車方面,每次車展都希望通過豪車的訂購來凸顯其影響力,這造成了概念上的矛盾:一方面不允許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汽車品牌賣車;另一方面卻大肆宣傳有多少天價車被搶購。讓參展企業的感覺是:豪車才能買,國民車只能看,只許州官賣車,不許百姓易貨。
其實不難看出,車展不許賣車本質上是社會商業意識淡薄的體現,也是對商品精神的一種歪曲。盡管現在辦車展已經有了不少的進步,但還是擺脫不了舊有思維,似乎沾上了交易就是沾上了銅臭氣。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主辦方一方面在國內車展上抵觸賣車行為,另一方面卻都在喊著要向國際五大車展看齊,甚至超越的口號,先入為主地認為車展這樣的一個舶來品,就需要向國際看齊。
殊不知,國際五大車展無一例外地都是由汽車經銷商從民間組織發起的,其最初的功能甚至就不是展示,而是純粹的賣車,至今已百年的底特律國際汽車展覽會最初的主辦方就是由底特律汽車經銷商協會,在經過了百年的沉淀和積累以后,才達到了今天所謂的“趨勢性車展”的地位。
車展的本質是汽車市場成熟和發展的產物,其面對的也應該是市場,是消費者。我們常說車展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時代已經過去。曾經看熱鬧的老百姓實際上已經成為現實的潛在消費者,廠家和商家已經看到這一點,主辦方沒有什么理由繼續抱殘守缺了。(何醒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