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全國車市銷量同比增長近30%的情況下,小排量車的份額卻出人意料地同比下滑了一成多,達11.67%。在C-NCAP的幾次安全碰撞測試中,小排量車沒有一款超出3星,這也讓人們對微型車的安全產生了質疑。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的“3年后微型車基本消失”的預言,讓人們感到小排量車岌岌可危。
國人消費“以大為美”
從根本上說,“就大不就小”是中國剛剛進入汽車社會的消費特征。中國消費者決不僅僅把車作為代步工具,還有“面子”和“里子”都要的實際考慮,大排量汽車迎合了中國人的虛榮心。
大多數買小排量車的用戶,都是因為經濟原因才買小車的,但骨子里還是喜歡大排量車,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會“抓大放小”。目前市場上相當多的產品,都維持著十幾、二十年前的老面孔,這也是消費者對小排量車提不起興致的深層次原因。
小排量車無利可圖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曾經在去年力挺小排量車的廠家,如今卻在鼓吹他們的“2.0升黃金排量”哲學,開始全力主攻中級車市場。對于廠家而言,小排量轎車市場的利潤已經非常有限,據統計,生產一輛微型車獲得的利潤不到中高檔車的1/4,甚至只有一輛豪華車利潤的1/8。
此外,在價格壓力下和從成本上考慮,廠家沒有更多動力改進小排量車的配置和外形,提高性能。與其花錢讓小排量車的排放達到標準,不如轉手生產大排量車。
鼓勵優惠政策滯后
小排量車從長期被歧視到解禁,時間也不短,但是除了放開以前不讓上路通行的區域外,并沒有看到有多少政策能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政策支持顯然滯后。
去年新汽車消費稅實施,對小排量車基本沒有什么優惠,1.0升以下轎車的稅率未變。價格只有三四萬元的小排量車,其購置稅、交強險、養路費、車船稅等卻和大排量車一樣收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銷售。對小排量車而言,國家政策支持很重要,而且政策必須隨著時間、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體現出創新。
質疑三大性能指標
小排量車是否“節能、環保、安全”?很多消費者并不認同。特別是小排量車的安全性,很少有人對其有信任感。今年第二批C-NCAP碰撞安全測試結果中,雪佛蘭SPARK作為唯一的微型車接受碰撞實驗,最終僅得到27.2分,為C-NCAP歷史最差紀錄。
前不久,某媒體對5款經濟型小排量車進行調查后發現,這些小排量車的理論耗油數據與實際明顯不符,并不節能。國內市場上真正能夠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小排量車型寥寥無幾,哪有什么“環保型”可言?
小排量車仍有出路
市場人士呼喚小排量車的春天已多年,那么,小排量車究竟路在何方?
首先,建議所有有關汽車的稅,可以學習澳門的做法,通過讓大排量車繳納巨額的牌照稅(相當于購置稅),使小排量車暢銷。其次,盡快出臺燃油稅。再次,政府應出臺明確定義、鼓勵發展小排量轎車的政策,這有利于引導汽車消費方向。
扭轉小排量車命運,汽車企業更責無旁貸。車企應加大研發,小排量車須走“精品”路線,加快對高性能小排量車型的市場投放;此外,小排量車企應多盯二、三級市場與農村。(李永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