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并未在兩會前如期推出,但這并不妨礙“低碳”搭上兩會的順風車,引發一場深刻、理性的探討。而從兩會上傳出的一個明顯信號是:更具領先優勢,有望最先“晉身”為低碳產業的,非汽車業莫屬。
新能源汽車從降低排放、節能環保上來看,可謂低碳產業的排頭兵,也因而成為這次兩會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代表委員們就“新能源汽車的私人補貼政策、加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盡快出臺”等建言獻策。
中國信息中心信息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對記者透露,兩會之后針對新能源出臺的一些政策,將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九三學社提出的《關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的建議》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高度認同,被列為本屆政協會議的“一號提案”。這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以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為核心,以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機制為關鍵,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低碳發展,成為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取向。
據記者了解,發改委目前正在起草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將對低碳經濟概念進行界定,規劃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該指導意見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大約10個城市推進低碳經濟的試點。這一意見有望在全國兩會后公布。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向本報記者表示,低碳經濟是個大概念,與電動車、小排量汽車,包括農村的柴油車改進等有直接聯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相當重要。
兩會上,汽車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建言,其中,汽車質量、低碳、新能源、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等“熱詞”在代表的提案中不斷閃現。代表委員們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的私人補貼政策、加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盡快出臺”等方面。
事實上,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輛,到2020年將達到2.5億輛。中國汽車銷量迅速增長,勢必進一步加重能源和環境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在汽車節能減排方面領先,誰就能占得先機。對各個汽車廠商來說,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重要的開發領域。
補貼刺激力度應加大
兩會期間,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王建鈞對上海證券報坦承,希望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私人用戶的補貼能盡快出臺。
在成本和市場化之間苦苦掙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們,正迫切期待著政府的補貼政策成為現實,這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上路”將起到關鍵作用。
作為人大代表的長安汽車集團副董事長尹家緒在兩會上提出,中國應從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方面加快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在純電動汽車導入初期,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購置差價給予較大幅度的補貼;給予電動汽車停車場優惠、充電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出臺電動汽車免征消費稅、購置稅等最優惠的財稅激勵政策,并對電動汽車及其零部件自主創新企業給予減免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事實上,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在3月7日透露,工信部聯合有關部委計劃在中國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試點工作。從區域上來說,要增加若干城市進入試點。
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由苗圩帶來。他表示,對私人購買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定財政補貼,目的是引導社會更加重視汽車的節能與環保問題。針對個人購買純電動轎車,中央財政的補貼最高可以達到5萬至6萬元人民幣,地方政府也會給予補貼。對于補貼的標準,苗圩表示,“節油越多補貼就越多,現在個人購買只限定于轎車,中央財政的補貼最高可以達到5萬至6萬元人民幣,當然是針對純電動車,最低的可能只有幾千元。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試點,還表示中央政府補貼多少,地方政府也出多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