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2010年車市已經拉開帷幕,對于2010年中國車市,全球汽車界都寄予厚望,中國各線車市的全面開花,正是業內對中國車市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車市成熟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國各級汽車市場的特征非常明顯,存在的挑戰也各有不同。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從一線市場、二三線市場、四線和農村市場的角度出發,分篇解讀中國車市存在的挑戰和機遇。本期我們將推出一線城市汽車市場的挑戰,用工荒、停車難、養車貴,將是一線城市的最大挑戰。
挑戰1.養車成本居高不下
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一個月的養車成本是多少?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是“一個月兩千元”,這還不算每年的年票、保險等固定要繳納的費用,也不包括汽車出現故障和事故等計劃外支出,一個月兩千元,這個費用就已經相當于三四線城市一個普通市民一個月的全部收入,對于北京、上海、廣州的白領階層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如果再算上小孩的費用、供樓的壓力和日常的開支,一線城市的白領階層真的算得上是“白領”階層。
居高不下的養車成本毫無疑問地將成為限制一線城市汽車消費的重要原因,而且一線城市的養車成本還有明顯上升趨勢。
挑戰2.用車環境日趨惡化
如果要評選限制一線城市汽車消費的兩大最主要原因,除了養車成本的居高不下外,最有競爭力的應該就是一線城市日趨惡化的用車環境了。
停車貴早已不是什么讓人接受不了的問題,有錢還沒地方停車才是真正讓人接受不了的問題,在廣州不少小區,車位和汽車比例的嚴重失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為了讓愛車“有一個家”,不少車主一下班就急急忙忙開著車往家趕,玩起了現實版“搶車位”游戲。
除了停車難和停車貴,城市的各種汽車消費環境也極大地限制了市民買車、用車的欲望,塞車、不文明駕駛帶來的各種車禍,大大限制了市民買車的欲望。
挑戰3.限牌、限行,各有說法
作為推動汽車消費浪潮的第一批力量,一線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和普及率均當仁不讓地占據了車市各項統計數據的“金字塔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汽車保有量都在百萬輛以上,而這些城市在率先嘗到“汽車為生活提速”好處的同時,也最早遇到汽車社會的各種挑戰,限行、限牌等各種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無不體現了汽車消費“雙刃劍”的本色。
北京借2008年奧運會之機,推出了“單雙號出行”的措施。上海則早就開始實行“汽車牌照拍賣”的“限牌”政策。深圳則早在去年年初就開始探討城市中心區征收“擁堵費”的可能。在其他城市仍在刺激汽車市場拉動消費的同時,四大一線城市卻已經遭遇到了“汽車的不能承受之重”,無論是限牌還是限行,對市民的購車欲望,都是一種打擊。
挑戰4.車位貴過樓
如今社會,工資漲幅跟不上物價,物價漲幅跟不上房價,房價漲幅卻跟不上車位價格。在一線城市,車位價格貴過汽車價格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一輛13萬元的汽車,“住”的可能是一個30萬元的“蝸居”,而在去年,廣州濱江東一小區的車位價格甚至達到200萬元一個,如此高昂的車位價格,上面不停一輛勞斯萊斯、法拉利都會覺得浪費。
挑戰5.公交完善降低私車依賴
在所有限制一線城市汽車消費的重要原因中,這個原因估計是不多的一個讓人興奮的原因,“公交優先”已經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主流交通發展模式。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已經開通運營的地鐵里程都在100公里以上,并迅速向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邁進。3月2日,廣州公布了最新一輪的地鐵線路規劃,今年內,廣州的地鐵通車里程將達到200公里以上,未來5年內,廣州將開通的地鐵線路達到20條,地鐵不僅將覆蓋廣州老城區,還將覆蓋到新機場、新火車站、從化、增城等較偏遠地區,迅速發展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將極大地降低市民對私家車的依賴,進而降低市民買車的欲望。
挑戰6.城市環境已到承載極限
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無論是停車難、停車貴問題,還是塞車、交通擁擠瓶頸,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在這些城市,這些城市對汽車的承受力已經逼近極限,汽車開始成為城市的“不能承受之輕”。
我們都知道,一個城市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充,同樣,一個城市擁有的汽車也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充,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擴大,對城市的道路、能源、生態環境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城市“熱島”的出現,廣州“油荒”的記憶,城市陰霾天氣的增加……種種現象都說明了汽車對城市環境帶來的巨大挑戰,這種挑戰,一方面讓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花大力氣來改善我們的汽車消費環境,一方面也對城市居民提出忠告:汽車,不是萬能的。
挑戰7.安全、環保標準提高門檻
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提前實施的“國III”標準曾經讓汽車廠商和經銷商措手不及,一些不達標車型甚至因此而提前告別這些市場,2010年年初,北京又傳出將可能提前實施國IV標準的消息,對于剛剛完成產品升級,由國II提升至國III的汽車企業來說,提前實施的國IV標準,顯然將它們進入這些一線市場的門檻再度提高,車企要想在這些規模和影響力都巨大的市場分一杯羹,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
挑戰8.經營成本上升,讓車市成為“非主流”
汽車市場、4S店云集市內商業旺地的情景正在二三四線城市出現,但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汽車大市場已經成為一種回憶。
由于汽車經營利潤下滑、城市地價上升、汽車行業熱錢退潮等種種原因,在一線城市,汽車市場云集市內的盛世已經成為一種記憶,汽車4S店正在集體逃離城市主流商業旺地,向郊區進軍,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買車的成本、便利性已非昔日可比,而更讓人擔心的是,隨著公共交通的發展,住在市內還需不需要一輛車?已經成為每個居民的疑問,我們曾經幻想的汽車時代,似乎缺少了汽車,并不受到明顯的影響。
挑戰9.招工難
農歷虎年春節剛過,不少汽車4S店的人事主管和經理開始犯難,今年找的新員工是“今天報到,明天就不來了,因為他們有了更多的工作選擇”。3月2日,廣州一家4S店的經理向記者訴苦:汽車銷售員和維修工人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但是工資卻沒有競爭力。
數據顯示,2010年年初,僅珠三角就出現200萬人左右的“用工荒”,而汽車行業作為“用人大戶”,也不可避免遭遇到這種沖擊。
挑戰10.高房價
在5年之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可以過過“先買房,再買車”的癮,但在5年之后的今天,城市的年輕人就只能做做“買車還是買房”的選擇題,由于高房價,盡管身在車輪驅動的大城市,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卻比二三線甚至農村的同齡人顯得更加困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