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21世紀什么最熱,什么最火,非新能源汽車莫屬。這項可能改變全球變暖、拯救全人類的技術,不僅受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高度評價和重視,也在中國汽車界掀起狂潮,把幾乎所有汽車企業一網打盡。
現如今,宣稱自己正在研發新能源車并不是什么令人矚目之事,宣稱自己研發的新能源車續航能力達到三四百公里的也大有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破土而出。“目前有關方面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十分高漲,新能源汽車生產出現一哄而上、遍地開花之勢。一些不具備基本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盲目投入,在分散技術資金的同時,也埋下了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風險。”在日前舉辦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辛國斌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指出,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規則,加強新能源汽車準入的管理。
辛國斌認為,雖然我國在部分新能源產品的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甚至接近國際水平,但從研發和產業化基礎的整體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有較大差距。“為規范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盡快實現產業化,需要制定完善的相關政策措施,重點是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準入管理,完善相關的評價體系。”
“現在很多人都在講‘彎道超車’,好像中國新能源車的技術一下子就能躍居世界第一。”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家要認識到新能源車是在傳統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必須充分認識到研發生產電動汽車的高技術門檻,傳統汽車干不好的,新能源也肯定干不好。”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也認為,不少企業實際上根本就不具備研發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術,而是外購關鍵零部件,進行組裝生產,以此迎合政策和市場需求,并借以上汽車項目,謀求取得汽車生產資質。“這不符合我們的政策導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不認為中國發展電動車有什么后發優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更是給對新能源車盲目樂觀者潑了一瓢冷水。事實上,有不少企業目前并不具備上新能源汽車的實力,之所以急于跟風,無非是想爭取到國家提供的優惠政策。這樣做反而分散了有限的技術人才與資金,造成資源浪費。
在不久前舉行的2009中國綠色能源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是中國汽車業的一個機遇。眼下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需要企業的務實和投入,不夸大,不炒作,踏踏實實搞研發。”他認為,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存在夸大和炒作的嫌疑,這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毋庸置疑,作為第三次行業變革,新能源是中國汽車發展的良好機遇。但與機遇如影隨形的是挑戰,機遇越大,挑戰越大。“很多人提到新能源,就像狼見了肉一樣,不管一切先撲上去。這是他們還不夠了解。新能源汽車不是一塊肥肉,而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充滿困難和挑戰。”董揚如是說。
為了避免新能源車再次陷入“散亂差”,辛國斌提出:第一,要嚴格按照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規則,進行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審查工作;第二,對已經獲得通報的產品進行審查,保證已經銷售的使用車輛能夠正常運行;第三,聯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建立系統完善的新能源汽車運行保障機制和配套基礎設施,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創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