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地大舉規劃打造新能源汽車基地時,工信部、發改委領導首次警告熱度過高。而據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各地在建項目或規劃產能遠遠超過政府汽車振興規劃中提出的50萬輛規模。
近日,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辛國斌指出,“新能源汽車生產呈現一哄而上、遍地開花之勢。埋下了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風險。”發改委行業協調司司長陳斌也強調新能源汽車應健康發展。昨日,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政府主管部門后獲悉,“目前新能源汽車確實存在投資過熱,目前在建項目或規劃產能遠遠超過政府規劃。”今年3月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指出,“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該《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汽車產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年至2011年。
但據各地已經披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顯示,規劃產能總和已經遠遠超過50萬輛,兩、三個省市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已經超過全國總規劃。依托北汽集團,北京市計劃201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至少將達到1萬輛。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設想,2010年,上海將形成1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2012年產能達到10萬輛,2015年升至30萬輛,整體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盡管號稱電動車之王的比亞迪汽車未宣布其新能源汽車規劃,但其產能遠遠超過其他汽車企業已不是秘密。長安汽車宣布,擬首期投資25億元建設新基地,預計2012年建成投產,達產后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30萬輛整車、100萬臺發動機的年產能規模;最終產能將達到60萬輛整車、200萬臺發動機。吉林省計劃依托一汽集團等企業,2012年形成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
在合法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外,還有一些違規上馬新能源汽車的行為。陳斌指出,“不少企業實際上根本就不具備研發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術,僅僅通過外購關鍵零部件進行組裝生產。此舉旨在借新能源汽車項目謀求整車生產資質。”
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放在國家戰略高度,旨在于通過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縮小甚至趕超和歐美日發達國家的距離,但外購組裝模式顯然將有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因此,原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嚴厲反對,“為了獲取國家財政補貼,有些企業不是加緊研發積累自主知識產權,而是迫不及待地購買國外的電池關鍵部件、控制系統進行拼裝,并美其名曰為‘系統集成’。歷史經驗證明,如果第一例拼裝的做法得到支持,那么十個、百個事例將接踵而至,屆時拼裝將大行其道,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創新將滅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