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人傳統佳節春節來臨之際,世界汽車制造業老大和老二(豐田和本田)相繼陷入“踏板門”、“腳墊門”、“剎車門”、“跑偏門”和“氣囊門”,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召回問題車。
世界前兩大汽車制造商的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固然挫傷了消費者對日本汽車質量的信心,但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因素則將這種“挫傷”放大,甚至有演變成國際政治事件的趨勢。
嚴重的經濟危機還未趟過去,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誠信危機卻出現了。對日本汽車而言,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別說豐田總裁豐田章男現在見到媒體就道歉鞠躬,日本國土交通省官員也急得擔心地稱,希望不要影響日美關系。
這也難怪,自月初美國眾議院兩家委員會宣布,將于本月就豐田汽車召回事件舉行聽證會后,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9日又表示,將就豐田汽車公司的汽車安全問題舉行聽證會,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更是不斷要求豐田公司作出合理解釋。
除了美國“國家隊”出招打壓外,美國“民間隊”更積極,一個由美國22家法律事務所組成的訴訟團體計劃對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提起“國家級訴訟”,指控后者大規模召回行動使車主蒙受巨額經濟損失。
然而屬于日本汽車公司的噩夢,對美國汽車產業卻是個難得的利好消息。近期,美國三大車廠的汽車銷量迅速上升,而日本品牌汽車銷量下降明顯。這估計也是自從去年通用汽車GM.UL和克萊斯勒破產風波以來,美國汽車業打的第一個翻身仗。
而且,對擔心支持率下滑的奧巴馬政府而言,將矛頭對準超越了美國三大車廠的日本汽車公司,不啻為緩解失業問題情緒的絕佳方法,何況美國政府目前還持有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60%和近10%的股份。
一邊是日本汽車被動挨打,一邊卻是美國汽車業大獲其利,歐韓等國“搭車獲利”。不難看出,這是一場因質量問題引發的誠信危機碰上了保護主義的鬧劇,最后恐將以日方讓出部分市場份額和美方獲得實利及道義雙重勝利而告終。而這場生動的博弈“案例課”,對中國企業家的意義,恐怕更多的是警醒與自省——我們會不會是下一個豐田? (彭定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