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價下滑對于消費者來說,本應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眾所周知,“一分價錢一分貨”、“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這是做生意的定律,也是市場經濟規律。畢竟,賠本的生意無人做。因此,哪類降價車物超所值?尤其是短時間內頻繁降價的車輛,配置是否還原汁原味?這些都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
記者了解,對于頻繁降價的車輛,除了大部分是商家為提高市場份額不得不犧牲利潤外,而少數汽車價格降到一定程度質量也就不再原汁原味了。一般來說,如果某款車價格下降過快,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上市時定價過高;二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的需要;三是配置減少了或配置質量降低了。而第三種情況對消費者欺騙性很大,而且出現在許多改款升級車型上。
就拿轎車上的蓄電池來說吧,車價高低與相匹配的蓄電池有直接關系。據某銷售公司的經理介紹:“前幾年某車規定必須配置‘統一牌’蓄電池,現在該品牌全系列配‘統一牌’電池的只有四分之一,其余的全是‘雜牌’。原因是該車價格低了,以前賣七八萬元,現在只賣三四萬元,不減材質不行。”與電瓶相連的調節器也是如此,在車價沒降之前用日本件,每件售價150元左右;下降后改為國產的,每件售價只是原來的五分之一。
究竟哪類降價車值得消費者購買?業內人士建議,一般情況下,對于經銷商的短期促銷行為可繼續觀望,畢竟不是廠家官方的降價政策,說明該車還有降價空間;如果是廠家官方第一次宣布降價應該合適購買,因為車的質量、配置還是“原汁原味”,既能少掏腰包,車子性價比又高;對于廠家在較短時間內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官方宣布降價的車輛,消費者則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配置減了沒有?材質有沒有降低?這些都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消費者在選擇降價車時一定不要忘記與同車型原先的配置縱向對比,要全面比較降價前后車輛的各項性能,防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畢竟機械部分才是汽車整體性能的真正體現,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本報記者 許愛琴 J005
相關鏈接
升級改款新車
慎防配置偷工減料
當老車型遭遇銷售困難時,眾多廠商紛紛推出改款車型。得益于價格和外形上的優勢,這些“升級車”異常受寵。
但記者了解到,不少改款車型徒有新外表,在“增配”的同時也有不同程度的“減配”,尤其是某些安全性能配置被廠家暗自動了手腳。譬如,有的把四輪碟剎換成前盤后鼓,取消了液壓支撐桿;有的把車載CD由六碟變成了單碟,取消了提高防盜功能的超級鎖止裝置,而節氣門由進口鋁合金制品換成了塑料制品;有的除了備胎由大尺寸的固特異輪胎改成了非名牌的小輪胎,還減少了滅火器、自動駕駛座椅等裝置……
但在銷售環節,經銷商一般只強調“增配”而不明示“減配”。在亞市某經銷商處,當記者咨詢某改款車型與原車型的區別時,銷售人員只將新增添的配置作為賣點,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一番,而對原有先進技術部分更換成普通配置的地方只字不提。當記者提到剎車系統有了變化時,銷售人員才解釋道:“這款車剎車系統確實不如以前的好,但外形更好看了,內飾更進步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