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范安德在華任職5年來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止住了大眾在中國的虧損,2005年1.19億歐元的虧損額和南北大眾的利潤劇降讓人觸目驚心,人們依稀記得范安德是如何頂住壓力上任的。二是將大眾在華生產車型的油耗和排放降低20%,這幾年來,諸如TSI+DSG這樣的技術搭配,大眾不遺余力地推廣宣傳,實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三是將大眾旗下的其他品牌引入中國,從過去完成時的斯柯達到將來進行時的西亞特,大眾在中國的品牌陣列愈加完備。
以上幾件大事,用3個字來概括,就是“本土化”。不論是關鍵零部件的國產,還是對品牌和車型的打造,都與之有著緊密的聯系。事實上,范安德在中國所做的遠不止這些,5年任期將到的他還給未來的繼任者打下了基礎,或者說留下了難題:風頭正勁的華南戰略、包裝精致的藍驅技術、目標明確的電動車攻略,這些都由范安德奠定了開局,等待新任總裁全力開拓。
日前,在大眾自動變速器(大連)有限公司DSG變速箱投產慶典上,范安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盡管有記者提出讓范安德為自己在華5年成績打分,但他似乎并不愿接受這種待遇。“分永遠應該由別人來打”,范安德說,他覺得在中國還有很多事沒有做完,一些戰略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這當中,包括范安德極力推進的在華電動車戰略。他透露,大連未來將生產大眾的電動車零部件。這意味著,除了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和大眾自動變速器(大連)有限公司之外,大連將會建設一個大眾的新廠。“大連對高新技術投資有政策傾斜,我們非常認同,而且也愿意把新技術引進到這里。我相信大連將在這方面成為中國的一個基地。”
范安德表示,大眾在華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主要在兩個合資企業里面進行。“因為你不能把新技術和產品脫節開來,比如電動車方面的技術必須和車配合,匹配好了才會發揮作用。”
一旦大眾電動車零部件全面實現國產,其整車產品也將以成本優勢形成較強的競爭力。由此可見,大眾在華電動車戰略的發布絕非自我炒作。大眾的目的,是在中國電動車產業尚處啟蒙階段的今天,迅速搶占話語權,起步早、推進迅速的大眾,要趕在其他跨國廠商前面,搶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制高點。
范安德說:“我們已經實現了節能減排20%的目標,下一步能實現多少我很難給出數字,但我們現在的目標是,讓未來引進的新產品平均油耗保持在5升左右。測算時既要考慮擁堵的狀況,也要考慮高速等其他非擁堵的路段。”
“這意味著我們將會把新的技術引入中國,其中包括‘啟動-停車’技術,很多公司把它叫做微混合動力技術。這個技術的節油效果非常可觀,如果政府能夠針對類似技術予以補貼,使得成本與補貼打平,消費者就不用再多掏錢。”范安德說,這有助于政府迅速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在大眾藍驅技術的新能源分支中,微混合動力是最容易推廣的,除此之外,還有全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技術。
即將出臺的“新能源汽車鼓勵實施細則”規定,消費者購買具備“啟動-停車”系統的微混車型將可獲得4000元補貼。大眾想必早已嗅到了這一政策風向,這也是范安德極力推進大眾微混技術的重要目的。
據報道,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指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應實施“三步走”戰略:首推小排量汽車,次推混合動力車,再推純電動汽車。這一“三步走”戰略與大眾在華動力戰略如出一轍,儼然翻版。大眾對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超強領悟力,與其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密不可分,同樣,靈敏的市場嗅覺也讓大眾每次皆能先發制人,先于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先機。
“純電動車是零排放,但我們也要考慮上游環節,比如發電是不是清潔環保,如果發電過程污染嚴重,整個生產制造使用鏈條還是不環保的。我們想在這里呼吁,除了給予新能源車補貼之外,也應該在源頭上使用清潔能源。目前,尚未有一個方案能解決全世界的問題。”范安德如是說。
參與互動(0)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