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質量協會發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投訴主要集中在新車質量方面。
車市現象:新車質量難樂觀
新車質量向來是車主投訴重點。在今年一季度中,汽車產品2年內出現問題的投訴占到總投訴量的90%以上,其中,6個月以內出現問題的投訴占60%以上,相比上季度,增加2.1%,說明半年以內的新車質量依然呈下降趨勢。其中,按購車時間分析,6個月以內的占60.6%;7至12個月的占14.4%。
按汽車產品保修期(時間、里程兩項指標以先到為準)按6萬公里計,本季度汽車產品近95%的投訴出現在保修里程內,其中,1萬公里內出現問題的汽車產品投訴占總投訴量近一半,相比上個季度增加了4.4%,表明新車出現問題的時間在縮短。
在車價區范圍上,30萬元以下的車型投訴占總投訴量的94.6%,相比上季度略有降低,其中10萬至20萬元車型的投訴增加明顯,增加了11.3%,5萬至10萬元車型投訴下降明顯。
報告顯示,購入半年以內的新車投訴占到49.5%,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車質量下降明顯。
車主投訴:新車上路問題多
今年購車的譚先生告訴記者,自2月份購車以來,他的新車小毛病不斷,雨刮、玻璃窗等易損件常出現小問題。而最令人氣憤的是,這些小部件的維修費用都要自己掏錢。
去年購車的謝先生新車到手第二天,就發現車尾部的排量標志1.8T的“1”字掉了;10天后他開車外出,又發現車前保險杠掉了小孩子巴掌大的一塊漆,引擎蓋上的噴水口也裂了;打開前引擎蓋,右前方的一顆螺絲也有問題,缺少和左邊螺絲一樣的統一編碼。
而今年春節前剛買車的杜先生也表示,雖然現在的汽車配置比以前好了,但車輛的質量卻明顯大不如前,新車均會出現跑偏的問題。據杜先生介紹,自己朋友新買的車曾出現發動機異響現象,而且久修也沒能解決問題。由于出現質量問題得不到保修期內的合理解決,后續可能出現的汽車使用成本增加,杜先生頗為擔憂。
專家分析:質量管理疲憊車型周期縮短 提高產能使質量管理“疲憊”
記者了解到,在一季度出現質量問題的車輛,很多是在去年下半年購買的,當時正是成都汽車銷售打得火熱的時候。汽車質量投訴出現在車市熱銷之后,也引發了業界和廣大車主的關注。
由于去年年初,車企對中國市場趨勢判斷的偏差,在購置稅減半等優惠政策刺激下車市井噴后,車企盡力調整產能。成都科華集團高級工程師羅開俊分析認為,一方面因為產量增多,車企的質量管理體系難免顯得 “疲憊”,應付不下來;另一方面,在采購零部件的時候,一些二級供應商進入也降低其性能。
也有車主表示理解,新車質量投訴集中在10萬元左右的A級車型,這個級別的車型本來就是量大、價格低,質量不能跟商務車型比,所以不能過于苛求。“當然車是人造的,有上萬個零件的機器,也不能排除確實出現個別的缺陷,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成都某一汽豐田4S店負責人說。
新車推出周期縮水
國際上,一款新車從開始研發到退市一般周期是6年至8年,在中國,這個周期已被大幅縮短。2009年上市的新車已超過100款,為歷年來之最。目前,中國在售車型已達到了320款,超過了日本的109款,北美的160多款,已相當于歐洲的總量。而2010年據不完全統計,合資品牌即將上市的新車有18款,自主品牌即將上市的新車有30款。而且在三五個月內就推出了上市車型,如此快的速度可能只有中國才有。“推一款新車,并把它迅速催熟,看看勢頭不對就立即退市,改頭換面再推新車型。就像割韭菜一樣,圖的就是個‘新鮮’。”四川汽車產業協會會長岳有仁表示,人為縮短車型的生命周期正是汽車廠商的一種市場策略。
而在“推新車”和“降價”已經成了奪取市場銷量不二法門的情況下,汽車廠商們正在陷入一個更深的泥潭。“新車失寵,降價不靈”有經銷商如是嘆息。“這一招用多了,磨蝕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在成都市汽車工程學會專家丁樹雄看來,各種真真假假的新車型頻繁上市,消費者在無所適從的情況下開始保持觀望。
四川省消委秘書長劉亞兵在分析汽車類投訴上升的原因時也持同樣觀點,一些廠家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試圖通過頻繁推出新車型來吸引消費者,而這就在無形中縮短了新車型的上市周期,使一些新車“先天不足”。
參與互動(0)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