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華麗多變的商用車,讓人聯想起《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這種聯想,在2010年9月23日開始的第63屆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汽車及零部件展(IAA)上被發揮到極致。
作為全球第三大商用車公司的曼集團(MAN),在本屆車展上為其巴西工廠生產的車型專門辟出了大幅展位。
“金磚四國是我們的重要市場。”曼集團首席執行官喬治·帕赫塔-萊赫芬(Georg Pachta-Reyhofen)說。
兩年前,美國雷曼兄弟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兩年后,世界經濟正經歷緩慢的復蘇。2009年12月帕赫塔開始擔任曼集團CEO,他經歷期間的種種變化。對于現在他有自己的理解:“兩年前,經濟提前進入衰退期,這在當時得到公認,那時候的心情跟現在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客戶都回過神來了,且心情愉悅,他們對新的高效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興趣也提升了,曼可以為他們提供很多。”
這位55歲的工程學博士,有著濃密的眉毛和縝密的思維。他在2009年底上任后不久,即主持了曼集團對中國重汽(03808.HK)25% 1股的股權收購。
在本屆IAA開始前的媒體日,帕赫塔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詳述了和中國重汽的未來合作前景及曼集團的全球化策略。
中國攻略
《21世紀》:曼和中國重汽為什么選擇股權合作而非合資的方式?
帕赫塔:與特定企業合資,是基于某一種產品的考慮,產品完成了,項目就完結了。但我們在中國追求的并不僅僅是這些。我們期望透過投資(中國重汽)母公司,使雙方在新卡車系列生產領域擁有共同的愿景,讓合作雙方擁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建立一個真正的長期伙伴關系才是我們的宗旨,我們甚至已經在憧憬今后通過合作擴大雙方的產品組合。
《21世紀》:那曼集團是否有增持中國重汽的計劃?
帕赫塔:目前暫無增持中國重汽股權的計劃。但是從理論上說,這是可能的,畢竟中國重汽(香港)是上市公司,重汽集團持有51%的股份,只是目前我們暫無計劃。
在中國有很多強大的公司,如果把整個卡車市場比作是由100萬個單位組成的,那么中國重汽就占據了其中19萬或20萬個單位,占據著2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位于中國一汽之后、東風之前。
我們很慶幸在歐洲能看到這樣的數據:2010年歐洲市場的需求將達到約22萬輛到24萬輛,這個數字只是中國市場的四分之一。我認為這是對未來的鞏固,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合作伙伴的小公司。
《21世紀》:與中國重汽合作的卡車新品牌是否會出口印度?會建立新的銷售網絡嗎?
帕赫塔:我懷疑會不會是印度。要知道在亞洲、非洲、中東和獨聯體國家,還是有很多市場的。這些都是我們的目標市場。市場需要的是高功率引擎,同時滿足低成本高性能的強效車輛。我們需要新品牌,新卡車既不是用曼的舊品牌,也不是用中國重汽的老品牌。一個品牌就是對一種產品的區分,這種新產品是介于這兩種品牌之間,針對新市場和核心市場。再加上曼和中國重汽出口的區域各有不同,采用一個新的不同品牌也比較妥當。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