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頭鐵腦的汽車會“說話”?這還真不是“妄語”。喇叭和燈光就是汽車的語言。譬如,行駛在一條窄巷子,前面并排走著行人,司機隔老遠便輕輕地按一下喇叭。人家讓呢,就慢慢通過;人家不愿意讓呢,咱慢慢跟著。這一聲似有似無的喇叭,相當于客客氣氣的“勞駕”。而喇叭猛然爆響,就相當于混球開口。
還是在狹窄的道路上。會車時,對方司機若主動停車,等待你安全通過,這時您應該輕按喇叭——“謝謝!”
當然,我說的這些“語匯”還很簡單。年輕朋友當中,產生了一批“汽車語言學家”。他們對汽車的喇叭和燈光做了深入研究,力圖探索出一種車與車、車與行人交流的語言。有識之士指出,司機對問候、提示等語言的了解,是文明駕車、安全行車的重點。人們在進行這種交流中可以用聲音、表情以及肢體語言表達情緒,共同創造道路交通的和諧。夜間行車時,燈光成了司機的一張“嘴”。晚上會車,雙方各閃遠光,有經驗的司機會錯開閃光的次序,為的是相互照路,畢竟近光照不了那么遠。交叉路口,一車閃燈,意思是說“我想過。”另一車如無表示,則為同意。如連續閃燈,則是說“我有急事,讓我先過!”這時,雙方應該采取措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后車閃燈,大多數是提示前車“您能否快一點?我要超車了!”如后車急速閃燈甚至按喇叭,估計是前車有問題而未察覺,后車用燈光來提示他,但這種“語氣”已經很不禮貌了。也有例外,假如發現前車存在事故隱患——沒關好車門甚至輪胎癟了,后車司機往往會不顧一切,又按喇叭又鳴笛,猶如大喊一聲:“危險!快停車!”
喇叭是司機的喉嚨。一般而言,嘀——這種聲音輕、低、短、柔,讓人聽了心情愉快。一般用于司機互相打招呼,司機與行人打招呼,或是錯車時相互致敬的禮儀用語。“嘀嘀”則相當于“謝謝”。嘀,嘀嘀——這是司機想超車時,禮讓三分的提示。在通常情況下,速度快的小轎車先行,但這種語言要掌握尺度,要讓前車司機聽了不反感,心悅誠服地為后面的車讓路。嘀、嘀嘀,嘀嘀——這是在正常行駛中,提醒前方行人、自行車、三輪等注意,并希望人家及時讓路。嘀——這一聲長鳴,表達的意思是讓對方“注意”、“快讓道”、“要開車”等。其中含義多少有些失禮。有人提出,最好由負責單位出面,對汽車語言實施標準化,讓所有司機具備一定的表達和接受能力。如果大家都對汽車語言理解無誤,那么肯定會減少許多誤會和事故苗頭。
汽車沒有喇叭不行,文明使用喇叭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沉默是金”,不隨意按喇叭也是一種美德。比如前車擋住了路,磨磨蹭蹭的,這時你按一下和按八下喇叭,效果是一樣的。特別是剛學車的新手,你喇叭越響,他就越慌。所以,這喇叭該“省”的時候要省,不該“省”的時候堅決不省。我的一位朋友,曾在歐洲僑居過一段。回國后開車,從來不按喇叭——以至別人以為他的喇叭是壞的。喇叭按還是不按?怎么個按法?這里面藏著很多學問。總之,汽車就是通過這些“語言”,向別人展示,一個人開的是一輛“紳士車”?還是“土匪車”?(林鳴)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