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備受關注的我國就將截止。兩個召回文件將涉及到億萬消費者的切身權益,甚至是消費和行車安全。不過,在汽車產品召回監(jiān)督管理條例的制定中,本是主要使用者的消費者卻失語條例形成和修改的主要過程。
北京市消協專家、法律專家、汽車專家及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在法規(guī)制定和執(zhí)行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多地調查消費者使用感受,并聽取消費者意見。
缺陷調查 缺了消費者一環(huán)
汽車業(yè)內專家和消費者有一項意見高度一致:《汽車產品召回監(jiān)督管理條例》規(guī)定,可以啟動汽車缺陷調查程序的有三方面,即生產者、主管部門和專家,可惟獨少了最有發(fā)言權的消費者。
“同一個問題換了6次配件仍未修好,跟我一樣的車主還有不少,但汽車廠商就是不承認他們有設計缺陷!毕M者文先生說,“這該跟誰講理去?”現實生活中,消費者的維權之路相當艱辛。記者曾經做過調查,2009年全年,北京市消協受理的大量汽車質量消費投訴中,為消費者成功辦理退換車的僅僅7輛,占全部涉車投訴的1%。而在所有投訴汽車質量問題的消費者中,同一問題送修五次及以上的占34%。
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搜狐汽車史寶華等業(yè)內專家共同建議,應當賦予消費者一個直接“途徑”,使他們能啟動汽車缺陷調查程序。專家建議,可由政府主管部門出面,建立一個開放的互動信息平臺,消費者可以實名注冊,對其投訴信息的真實性負責。而信息平臺對同一品牌類似問題的投訴達到一定數量,政府部門就可以責令廠家做出說明,如果數量再增加,就可以啟動聽證程序,乃至最終啟動汽車召回。 “消費者協會掌握大量真實的消費投訴記錄,應該有權代表不特定多數消費者,向國家質監(jiān)部門提出啟動缺陷調查的申請。”北京市律師協會消保委員會主任葛友山表示,如果司法系統(tǒng)接到同一類型的訴訟達到一定量,也應有權發(fā)出“司法建議函”,提請有關部門啟動缺陷調查程序。
召回范圍 涉及安全成惟一條件
《汽車產品召回監(jiān)督管理條例》對汽車“缺陷”的定義是,指由于設計、制造、標識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汽車產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或者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安全要求的情形。
根據這一定義,大量質量問題被排除在召回范圍之外,這也引起了消費者的質疑。
車主許先生在半年內更換了5個電動窗開關,而車主張先生的車輛變速箱換了4個。但是,由于條例沒有涉及汽車未達到質量標準或正常使用中存在的隱患,車主只能自認倒霉。對此,市消協負責人表示,應該增加召回的涵蓋范圍。對那些屢次被證實確有缺陷的汽車產品進行召回。
“不能賦予召回制度過于沉重的負擔!比珖擞密嚶撓瘯h副秘書長崔東樹持反對意見。崔東樹認為,召回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對車輛的一般性小零件、可容忍的缺陷,可以采用正常的退、換、修等維權方式,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和過高的社會成本。
誤工誤時 相關費用是否應賠
本次條例中,第五條被許多專家和消費者認為是“一大亮點”。這一條明確規(guī)定,生產者除召回外,還須“承擔消除缺陷的費用和合理的交通運輸等費用!钡駥毑蓭煹热苏J為,需要召回的汽車,往往是消費者一次次付出巨大時間和精力成本、誤工誤時等,甚至是車毀人亡的事故,才能證明汽車的缺陷。汽車廠商應該賠償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這里面不僅應包括交通費用,還應包括誤工誤時、人身傷害等相關的合理費用。
“這種賠償對消費者意義并不大,但卻可能導致汽車企業(yè)產生畏難情緒,影響企業(yè)主動召回的積極性,而這正是當前最迫切的主要矛盾!比珖擞密嚶撓瘯h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如果各種賠償要求都寫入規(guī)定,很可能使汽車企業(yè)負擔突然加重,不利于企業(yè)主動做出召回的決定。以市內公交費用等來計算,這種費用的賠償不如改成鼓勵企業(yè)對汽車進行全面檢修和保養(yǎng),更有利于消費者和企業(yè)雙方。記者 竇紅梅
鏈接
缺陷產品召回范圍待拓展
較2004年出臺的《缺陷汽車召回管理規(guī)定》,即將上升為條例的汽車召回制度威懾力大增,不僅把3萬元的罰款上限提高至“產品貨值金額50%以下”,還由監(jiān)管部門動用了合力—認證機構可暫;蛘呤栈仄嚠a品強制性認證證書,海關可停止辦理進口報關手續(xù),公安部門可暫停機動車登記工作,交通和運輸主管部門可停止其營運等。
市消協提出,汽車召回規(guī)定上升為條例,但涉及食品、兒童玩具和家用電器產品的3個召回規(guī)定仍然是部門規(guī)章,罰則上限依然只有3萬元。此外,還有大量的產品,如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等出現黑屏等同一問題后,經營者拒絕召回或賠償。因此,建議正在修訂的我國《消法》,增加關于產品召回的部分,或者盡快制定效力層次更高的缺陷產品召回法規(guī)或法律,使缺陷產品的召回不再僅限于幾大類產品。 另外,法律專家還建議,應進一步提高汽車召回條例中“50%以內罰款”的可操作性。對故意隱瞞缺陷的廠商,一定要按照上限處罰。
新聞延伸
巨額罰款主動召回是全球主流
日本:2000年日本曾發(fā)生過三菱汽車隱瞞缺陷而導致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日本政府于2002年進一步對召回制度的處罰措施進行了修改,大幅強化了對違反車輛缺陷申報義務行為的處罰力度。除了追究刑事責任,還把對問題企業(yè)的罰金上限提高到了2億日元,是修改前的1000倍。
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引入召回制度的國家之一,專門設有政府召回網站。任何產品只要被發(fā)現有缺陷就要召回。通常來說,召回是在國家部門的監(jiān)督下,由生產商自愿執(zhí)行的,由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情況很少見。企業(yè)如有不從,就可能會面臨巨額懲罰性賠償、被查封產品、曠日持久的消費者集體訴訟等,甚至造成企業(yè)倒閉。
歐盟:汽車召回屬于各種商品召回的一部分。一旦某個成員國發(fā)現某種商品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有可能造成危害,這個國家的相關部門就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這種危險,向消費者發(fā)出警告,或是商品下架召回。然后,這個國家的相關部門必須立即通過歐盟委員會通知全體成員國,以便在全體成員國范圍內采取統(tǒng)一行動。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