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6日電 今天凌晨4點15分,隨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順利返回地面的生命科學實驗設備被最先運到了中科院,在太空中開展的部分科學實驗有了初步的試驗結果,繼續留在留歸艙的實驗也進展順利。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道,在中科院的空間中心,返回艙帶回的部分科學實驗獲得初步結果的同時,還有一部分設備仍在太空中進行在軌試驗。目前科學家已經獲得了部分實驗的第一手數據。
在中科院動物所,科研人員正在打開細胞電融合實驗的空間和地面的實驗裝置,它已隨神州四號飛船在天上遨游了七天,在地面上還有和這個實驗裝置同時進行的一對一的地面實驗裝置。
在科學家對裝有細胞電融合儀的設備箱進行拆封、消毒后,打開的就是空間細胞電融合儀的內膽,在它的兩個融合室分別裝著的就是由小白鼠的的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后的新的動物細胞,和一對不同品種的煙草細胞融合后的新的植物細胞。科學家隨后提取了細胞樣品進行了初步分析。
科學家說,在太空微重力條件下,由于重力沉降現象的消失,不同地細胞能夠更好地融合,可以為空間制藥和培育生物新品種探索新的方法。
中科院空間中心空間環境探測研究室主任王世金說,從神州四號傳回的最新的高能帶電粒子空間分布示意圖上看,在南大西洋地區,電子的強度最高達到每秒每平方厘米兩萬多個,但從電子能量來看,不能進入射入到飛船艙內,對艙內的航天員來講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對出艙活動的航天員來講卻存在一定的威脅。
科學家說,太空軌道環境探測還將進行半年的時間,他們希望通過進一步探測,更準確、全面地了解軌道環境,為今后載人航天繪制一張比較精確的太空軌道“安全示意圖”。此外,神舟四號飛船還首次在太空上進行了多膜態微波遙感探測,獲得了大量的海洋、大氣等相關數據。而在此前,科學家們已經提前完成了空間微重力流體物理實驗,掌握了在太空微重力條件下,不同液滴的運動規律和運動軌跡,為今后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打下了基礎。
專家顧玉東說,從目前情況看,科學實驗進展順利,而且很多數據是第一次得到的,這是些非常寶貴的一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