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陶社蘭)來自兩岸三地的百多位學者今天會聚香港大學,共同研討中共十六大后兩岸關系的走向及“三通”等問題。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周志懷在解讀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涉臺部分的內容時,用“一個中心,兩個堅持,三個基本點,四個可以談”來概括。他認為,近期兩岸關系仍將處于起伏不定時期。在“三通”問題上,臺灣方面無論如何反復,“三通”都是一條必走、也不得不走的路。兩岸長期以來的政治對立,已使“三通”成為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晴雨表。盡快實現(xiàn)兩岸直接“三通”,符合臺灣經濟發(fā)展和兩岸經貿關系發(fā)展的客觀要求,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繁榮。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李稻葵認為,中國大陸經濟在未來二十年會持續(xù)發(fā)展,而臺灣經濟將會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挑戰(zhàn)。兩岸經濟發(fā)展將會使兩岸政治關系更為復雜化,將考驗兩岸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魏鏞稱,對于兩岸未來的整合,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加強交流,排除障礙,增進互信及了解。臺海兩岸必須發(fā)揮耐心、智慧與誠信,加速互動,增進融合,共創(chuàng)中國人在二十一世紀的開闊前景。
名為“十六大后兩岸關系與三通”的這次論壇,由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致開幕詞。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亞太研究室主任江西元、《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羅祥喜、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所長郭建中等也就兩岸經貿的互動與合作、“三通”對兩岸三地的影響等做了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