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9日電 剛剛獲得“全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的解放軍空軍工程設計研究局副局長羅繼杰,近日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回憶了他與同學解決毛澤東遺體水晶棺降溫難題的經歷。
1970年入伍后,原籍沈陽的羅繼杰到格爾木高原上當一名普通的空軍工程兵。1973年,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經過數輪篩選,羅繼杰拿到了自己所在部隊的唯一名額,考入了清華大學建筑工程系,學供熱通風專業。
大學期間,羅繼杰一直擔任班干部,他熱衷于與同學們一起到校外的工廠“開門辦學”,請學校老師和工廠師傅給大家講課。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遺體如何保護成為一個難題,專家組數次討論,決定在瞻仰期間給主席遺體制作一座水晶棺。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因為瞻仰主席遺容時需要燈光照射,但照射后水晶棺內產生的熱量無法排出,時間久了可能導致遺體變形。專家組幾經論證,但一直沒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
當時,羅繼杰正在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一個半導體制冷的課題。1976年底,主席遺體保護組的工作人員找到了他們。“當天下午,我們就帶著儀器到北京市委去做實驗,弄了一個晚上。”
實驗后,主席遺體保護組認可了他們的實驗效果,決定把他們研究開發的儀器用在主席遺體的保護上。
“第一天剛換儀器時,我特別緊張。當時中央政治局的領導們在旁邊排了一排等著看結果。開始時,水晶棺的溫度一直往上升,看到這種情況,一位領導就急了,說,怎么搞的!但過了幾個小時,溫度就下來了,后來又經過數小時的調整,溫度一直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羅繼杰說,當時主席遺體保護組的人每天晚上都到現場,觀察主席遺體是否有變化,幾天后,大家都認為沒有問題了,水晶棺的降溫問題順利解決。
羅繼杰說,這是他有生以來干的最自豪的一件事。
日前,研發了“戰場生存保障空氣取水設備”的羅繼杰,與其他59人獲得建設部四年一評的“全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他也成為解放軍獲此殊榮第一人。(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