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0日電 今日出版的《上海證券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隨著股改由試點階段轉入重點推進階段,中國股市開始告別一個產權界定混亂、行政干預不斷又不能不干預的“政策市時代”,證券市場本身也開始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力量,從而使市場力量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即有識之士所說的“還證券市場以本色”。
文章指出,進一步推動這個轉折,需要我們按照證監會、國資委、財政部、央行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22條”提出的“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思想”,不斷深化認識,積極穩妥地推進股權分置改革。這方面,有許多實際工作要做。澄清一部分人存在的國有大股東以送股方式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是否是國有資產流失的疑問,即是一件很迫切的事。
在分析這個問題時,首先需要弄清的是為什么要支付對價。眾所周知,股權分置是中國經濟體制轉軌中形成的特殊問題。股權分置不但扭曲了資本市場競價機制,制約資源配置功能的有效發揮;而且使資本流動存在著非流通股協議轉讓和流通股競價交易的兩種價格,導致資本運作缺乏市場化操作基礎。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清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支付對價是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權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股權的重新合一,非流通股股東是受益人,流通股股東是受損者,對價是消除制度缺陷、平衡兩類股東利益的形式與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價不是追求歷史得失的補償,而是保證流通股股東不因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而受損害,同時穩定市場預期。這是一個市場有關各方都能接受的原則或底線,也是政府有關部門和上市公司在取消原先不能流通的規定和承諾,取得流通權時必須作出的制度安排!皣艞l”在論及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時,特別強調要“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道理就在這里。
從近幾個月的實踐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兩批試點都達到了預期的“雙贏”效果。一方面,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依法征求A股市場相關流通股股東意見,協商確定切合公司實際情況的股改對價方案,盡可能做到了有利于市場穩定和上市公司長遠發展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國有股股份在取得流通權之后在市場上還有溢價。據對45家試點公司的統計,股權分置改革以后,流通股股東的市值增長了12%,非流通股股東的市值在支付對價之后也沒有損失,還有所增長。由此可見,支付對價并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正確認識股改對國資的保值增值作用,需要摒棄短視的眼光。一是非流通股股東如果不通過對價獲得流通權,上市公司市場價值的體現往往要受到種種非常規因素的干擾,它的定價機制及資本價格也將呈非透明和非理性。而非透明與非理性,最容易孳生腐敗,導致國資的流失。君不見,一些所謂的“資本高手”,與一些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的高管,形成了利益集團,他們運用新型的資本運作手法,套取掠奪國有資產,然后使企業破產倒閉,銀行貸款血本無還,上市公司被“掏空”,這才是真正的國資流失。
二是如果股權分置問題不解決,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社會公眾投資者損失慘重,不但儲蓄資金、社;、企業年金等社會主流資金對證券市場望而卻步,甚至連投機資金都退避三舍。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已跌破其凈資產值,這對國資的保值增值,顯然有百弊而無一利。
三是如果股權分置問題久拖不決,一個產權清晰的資本市場平臺就難以形成。非流通股通過支付對價獲得了流通權,為中國企業大規模收購兼并、重組和整合提供廣闊舞臺和金融創新工具。各種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產業整合將風起云涌。而相當一部分績差股通過股改推進重組,即人們通常說的“咸魚翻身”,也將有利于國資的保值增值。“風物長宜放眼量”,在股改與國資保值增值的問題上,我們要有辯證法的長遠眼光。
股改使國有資產實現資本化,最終將拓展國有資產的管理空間,并在資本化的平臺上,使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實現高效的融合。當然,這也對國有資產管理層提出了新的挑戰,即要將市值指標引入國有股股東的業績考核體系。在市值考核以及管理層股權激勵的雙重動力驅使下,促進國有經濟的發展將更加穩健、更有效力和耐力。市場化條件下的國資保值增值,是一篇全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