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5日電 目前全國已有127家商業銀行實現了個人信用數據庫聯網,全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90%的信用記錄已經入庫。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稱,根據日前人民銀行公布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從今年10月1日起,個人在全國任何銀行所開的賬戶,都將匯集到同一身份證號下;貸款時,商業銀行信貸審查人員可在經過貸款人書面授權后進行相關信息查詢,并以此作為是否發放貸款的固定程序之一。
作為中國征信體系建設中的一件大事,《管理辦法》的出臺對保障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正常運行,促進中國征信業穩定健康發展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127家銀行聯網防“老賴”
一個人無論在國內任何地方、任何銀行留下借款和還款記錄,任何一家銀行的信貸審查人員均可查詢。這意味著一名“老賴”如果在深圳欠錢不還,那他在北京或其他外地銀行都借不到錢,因為這些銀行只要一點鼠標,就能查到他的不良記錄。
據悉,目前全國已有127家商業銀行和8家農村信用社聯社實現了個人信用數據庫聯網,最后2家城市商業銀行正在調試中。至此,全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90%的信用記錄已經入庫。這些記錄不只是個人在銀行的貸款記錄,還包括個人使用信用卡的記錄。
對個人信用信息嚴格保密
去年年底,北京16家銀行已共享了2167名“問題”房貸者的“黑名單”。此外,根據央行的規定,銀行在受理個人貸記卡、準貸記卡申請以及個人擔保時,均可以查詢信用數據庫。
有市民提出疑問:“我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收入情況、聯系電話、貸款情況等信息全在個人征信系統中,銀行的人可以隨便查,我的這些信息會不會被泄密呢?”
針對這個疑問,銀行相關人士說,銀行查詢客戶的信用有一套非常嚴格的程序,客戶不必擔心自己的資料會外泄。首先在查詢個人信用記錄時,銀行工作人員應當取得被查詢人的書面授權,工作人員應當為在工作中知悉的個人信用信息保密。如果工作人員越權查詢或將查詢結果用于工作之外的目的,央行將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如涉嫌犯罪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
信用“污點”7年內可查
“千萬別小看了自己的任何一筆貸款,哪怕只是遲一天還貸,都會在信用系統中顯示,而且這個污點一保留就是7年。”多家銀行提醒市民,千萬要珍惜自己的信用。
有不少客戶并非沒有還款能力,而是忘記按時還貸款,他們會認為隔個一兩天沒關系,大不了罰點利息。事實上,哪怕遲一天還貸,那么這筆貸款也會被打上“逾期”的烙印。
據銀行人士介紹,在國外,個人信用不僅會影響到自己今后的貸款,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應聘等。
信息記錄有誤可申訴
如果個人信用記錄有錯怎么辦?根據上述《管理辦法》,他可以通過所在地的央行征信管理部門或直接向央行征信服務中心提出書面異議申請,進行申訴。征信服務中心將進行內部核查,并在規定時限內作出答復。
同時,央行已出臺相應計劃,著手將公共事業費用繳納情況、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其他信用資料收錄進個人征信系統之中。隨著系統數據庫建設的逐步完善,個人支付電話、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費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公共信息也將被采集進個人征信系統,這些檔案資料均將作為個人能否申請成功信貸類業務的重要參考內容。
鏈接
央行個人征信系統去年底就已經在7城市開始試運行,記錄的信息主要是貸款信息和貸款性信息。到今年6月底,個人征信系統收集了全國2880萬的自然人、3700萬個賬戶信息,每天查詢量已達到4萬次左右。
央行稱:個人信用數據庫采集的信息是個人信用交易的原始記錄,商業銀行和征信服務中心不增加任何主觀判斷。數據庫收集了個人身份識別信息、職業和居住地址,以及各銀行提供的個人貸款、貸記卡、準貸記卡、擔保等信用活動中形成的交易記錄等。目前,國內許多銀行在發放房貸、車貸等個人消費貸款時,開始把查詢個人信用數據庫作為必需的審查程序。(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