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30日電 日前,備受關注的山西購房團乘長途汽車赴京,下榻廉價旅館……至少擁有3000萬身家的山西煤老板們就是這樣在北京參觀了7個樓盤而未下一單。
“外界的質疑我不在乎,但山西購房團我們還是要辦下去。”百名山西企業家投資置業考察團組委會主任任嶠如是說,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洋堂界廣告公司(下稱“洋堂界”)職員。
《第一財經日報》幾經周折接通任嶠的電話時,他正遠在浙江聯系業務。對于半個月來山西購房團進京購房的是是非非,他顯然不愿深談。
但經調查,這個購房團留京三天期間,共參觀了7個項目,竟未簽訂一份正式購房合同。關于它的是是非非想必還要繼續下去。
身份成謎
購房團成員身家至少在3000萬元,任嶠表示,看房團成員主要是來自太原、長治、大同、朔州、臨汾、晉城等地的煤礦礦長。而且這些人起碼當礦長2年以上,下轄的煤礦年產量至少為15萬噸。
按照他的介紹,這些富豪進京買房的排場必定非常闊氣。但記者了解后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這些人的穿著大多很隨意,少部分也根本不是有錢人。”某位曾與購房團成員有過“親密接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她還透露說,購房團里有人表示,來之前甚至不知道是來看房的,只是跟圈子里的朋友來玩的。
這些富豪到北京后,只是住在東單的一個小旅館里。他們來京的交通方式也多種多樣,包括火車、長途汽車、飛機和自駕車,其中選擇飛機的只有兩三個人。
隨后在各個樓盤的下單行動就更令人生疑。目前的公開說法是整個購房團已達成23套購買意向,但記者的調查結果卻是,全部7個參觀樓盤中僅有2個確實有購房意向,而且都不超過10套。
許多當時負責接待的售樓人員紛紛表示,這些人看上去一點都不大方,完全不是外界所說的一擲千金,他們甚至不愿把自己的聯絡方式留下。
不僅如此,此前購房團曾對外宣稱共參觀了8個項目。但其中一個項目的負責人表示,這個購房團并未到訪該項目,雙方的合作意向是在8月份。而另一個項目的負責人甚至表示,并未與購房團達成任何合作意向,只是礙于朋友情面進行接待而已,“抬抬人氣總沒什么不好”。
這位負責人稱,當時只找了一些售樓人員做講解,并未留下山西礦長們的電話,“由于是有組織的,我們也不好去了解他們的身份。”不過,在他眼中,只要廣告公司組織的購房團不管是山西的還是溫州的,基本上都差不多。
所謂“差不多”就是一般不會有成交,購房團的組成成員大都不是真正能投資的人。根據他的經驗,真正在京買房的山西人有常年在北京居住的,有經常來京走動的,也有在山西聽說投資房產不錯跟朋友來看盤的。但他們大多是散客,不會選擇組團。
不為贏利?
任嶠和他的伙伴在采訪中一再強調活動的服務性,不以炒作和贏利為最終目的,并且洋堂界未向購房團成員收取分文費用,在京開銷都由廣告公司負責。那么這個廣告公司將以何為生呢?
據了解,洋堂界成立僅一年多,這次的山西置業團是該公司組織的第一個團隊購房活動。因為任嶠此前的業務多在山西,加上這個組委會中有一半工作人員是山西人,認識的礦長加上礦長的熟人方才組成了這個團。
某項目負責人透露,洋界堂向每個項目都作出了兩點保證:一是看房團成員的“千萬富翁”身份的真實性,即都是身為礦長2年以上的人;二是看房期間對參與樓盤有一定的媒體宣傳作用。
除此之外,洋堂界還要向參觀項目收取一定數額的活動費。有媒體報道,活動費為18萬元,對此,任嶠不置可否,沒有給予正面回答。開發商對此也大都采取了回避態度,某項目負責人透露說,公司向洋堂界支付了“幾萬塊錢”。
任嶠進一步透露說,盡管目前還沒有作活動總結,但這一次基本上沒有賺錢。
洋堂界某工作人員也曾對記者表示,不希望在這件事上多加報道什么,如果以后有機會可以與記者合作,成交后按比例分成。顯然,洋堂界真正賺取的應該是售樓傭金。可遺憾的是,沒有下單的購房團并未令廣告公司和開發商達到雙贏。
但任嶠堅持說,要將這個活動固定為兩個月一次。或許他們對未來的樓市依舊充滿著信心。(許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