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今天出版的上海證券報刊載文章指出,宏觀當局試圖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思路和策略出現了新變化,即以升值的行動來化解升值的壓力。
連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走強,以“急行軍”的“奔襲”態(tài)勢,在9月28日一舉突破7.9的心理關口。
文章表示,除了中國經濟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所表現出的良好適應性、8月份出口繼續(xù)快速增長、外匯儲備持續(xù)攀升等基本面因素外,促成這種“跑步升值”的另一尚未被各方重視的潛在原因可能是,宏觀當局試圖化解升值壓力的思路和策略出現了新變化,即以升值的行動來化解升值的壓力。
自去年7月21日匯率改革、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以來,“人民幣將會持續(xù)升值”的預期就已成為各方共識。在這種強烈的升值預期下,國內外經濟主體通過各種途徑增持人民幣資產,由此帶動了國內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不斷上漲。在這一過程中,國際熱錢進入中國,早期采取直接投資形式,而在中國加強對FDI的管理后,則轉而假道進、出口渠道。這直接使得外貿順差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基礎貨幣被迫增發(fā),央行對沖壓力倍增。令人不安的是,以外貿方式進入的熱錢,較其它方式更難以甄別和監(jiān)管。發(fā)展到目前,各方強烈的升值預期已經給中國宏觀當局形成了巨大困擾。如何化解升值預期,就成為宏觀當局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
文章稱,在宏觀當局透過各種途徑,多次宣稱人民幣不會在短期內大幅升值,甚至警示賭人民幣升值注定不會得逞依然無濟于事的情況下,就已預示:要想從根本上緩解升值壓力,光說不做是不行的。基于自去年以來,宏觀當局就宣稱:每年升值3%的幅度是可接受的。果真如此的話,打破升值預期最有效且直截了當的手段就是,快速將3%的幅度升值到位,這樣就可極大緩解年內的升值壓力。
根據目前匯率理論的新進展,何種匯率水平才是一種均衡水平,在現實中一般很難以確知。這樣,在市場決定的匯率水平中,預期就起著巨大作用。一旦某種預期匯率水平成為各方共識,那么,這種匯率就將最終達成,并會成為穩(wěn)定的“均衡匯率”。這就意味著,在匯率的實際決定中,可能并不存在像傳統(tǒng)理論所認為的,僅有某個唯一反映經濟現狀的“單一均衡”匯率,而是存在“多重均衡”可能。到底匯率會穩(wěn)定在何種水平,就要取決于對各方預期的有效引導。
在這一過程中,引導者的“聲譽”至關重要。在各方對引導者“類型”(守信還是不守信)尚不清楚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以引導者的行為來觀察其類型。此時,引導者以“言而有信”來立威就非常必要。這意味著,本次快速升值之后,在達到3%的幅度時果斷“踩下剎車”,將是宏觀當局的理性選擇。
文章最后表示,基于上述判斷,在目前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2.592%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回調的時機已在不斷迫近。根據3%的上限,年內人民幣匯率最高可達7.86附近(按照外管局資本司司長陳炳才所提出的最大5%的幅度,則在7.7附近)。(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