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于1916年的北京“稻香村”食品店,從選擇店址,到確定經營品種,都是其老板張森隆一手操辦的。
張森隆創辦“稻香村”時,考慮到王府井附近前清王府多,大宅門多,有錢的閑人多,而且這里離東交民巷又近,外國使館人員購買力高,所以才決定把“稻香村”建立在這里。在選擇具體位置時,張森隆又有一番周密的思考,他認為東安市場北門最好,因為這兒離吉祥劇院近,觀眾多,游人多。“稻香村”開業后,張森隆看到東安市場東門和南門也是游人必經之路,于是又分別在這兩個地方開了“木隆中餐館”和“森隆西餐館”。這樣,張森隆的三個店分別卡住東安市場的“咽喉要道”,游人要買吃的,少不得要進這三個店鋪。張森隆除了在地點上作文章外,還注意在經營的品種上下功夫。當時,到北京的南方人很多,但是在北京制作南方風味糕點的店鋪卻極少。張老板便從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等地聘請著名點心師傅,制作南方風味的糕點。象蘇州的蘇卜絲餅、炸花邊餃、水晶綠豆糕,以及南京的油雞、醉螃蟹等。南方風味食品不但受到了南方人的歡迎,而且也吸引了不少北方人。
張森隆是江蘇省人,從小學過食品制作技術,經營糕點可謂“行家里手”。他制作點心很注意原料的選擇,南味糕點,該用南方原料的決不用北方的代替,一些原料甚至從香港的馬寶山進貨,還有從汕頭、上海、南京、蘇州等產地選購。張老板認為,原料的好壞,是糕點質量好壞的一個關鍵。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巧婦不用地道貨也做不出真東西”。在糕點制作工藝上,他也很講究,該用小爐炭火烤制的決不用大爛煤。烤制蛋糕必須先給雞蛋消毒。他經常對人說:“質量不合格的食品寧可毀掉,也不以次充好”。依照他的經營原則,“稻香村”聲譽越來越高。吃客贊道:“‘稻香村’的東西地道,色、香、味俱全。”
“人叫人連聲不語,貨叫人點手自來”。張森隆的經營之道,使“稻香村”的生意越來越興隆,真是“黃金地段出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