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老南京提起茶葉棒來,該沒有不曉得的。早年南京的一般茶莊,多雇傭一些年輕婦女,替他們分揀茶葉。把茶葉上的粗柄揀出來另放一處。用意很明顯,是分擋次,茶葉好提高價錢賣,茶葉柄價錢低點賣。那個時期的婦女,在家除做家務外,有的還攬點針線活但大都閑著沒事干,每天去揀幾個鐘點茶葉,撈點外塊。只要有熟人擔保,不拿不帶就行。有些惡作劇的小伙子們,對這些揀茶葉的老姬村姑,嘲稱為“茶葉棒”,茶葉棒本來是指的茶葉,這樣一叫,便自然而然的成了婦女們的渾名了。
茶葉棒的供銷對象,當然是背街和窮鄉僻壤的小茶館以及一些收入很少的市民,他們飲不起好茶,茶葉棒也能經得起沖兩遍開水,有色有味,過過茶癮,比農村過路攤點上的柳葉茶和山楂葉茶還是強得多。
南京另外還有二道茶,它的身價和茶葉棒相似伯仲,有的還略高一籌。南京人過去有一個習慣:“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上茶館的人很多,談閑聊天,一喝大半天。當然也有作忙,呷兩口茶就走的。一些高級館子和大茶館,把這些吃剩下來的茶水倒掉,茶葉貯藏起來,每當晴天,成擔的在外面攤曬;夫子廟原市政府西圍墻外漫長的人行道上,都是天然曬茶的場。隔一兩小時,就有人用竹耙子翻一遍。曬干了,又可以回爐待客。東牌樓義順茶社茶資較便宜,南京人圖吉慶,大年初一到那里坐坐的人很多。因為來路是統茶,味口并不差。還有賣三道茶的,沖兩遍,就完全是白開水了。
今日南京喝茶葉棒或二道茶、三道茶的人,大概是不多了吧。但在品香啜茗時,我想,這段歷史還是不應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