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問起北京什剎海的起源,那可就說來話長了。應該說,元朝的天文和水利專家郭守敬開白浮渠入海子(海子即什剎海的前身),這是北京開辟六海的開始。
海子水域極寬,水位亦高,當時由于漕運蓄水,水中小洲自被淹沒。明清以后,漕糧改卸通州碼頭,海子再無蓄水必要,水位逐漸降低,底部凸出部分顯露,遂隔成三海,分別叫做前海、后海、積水潭。因與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相對,也叫后三海。什剎海就是指整個三海。后三海和前三海共為北京的“六海”。
當時,什剎海一帶是水鄉(xiāng)澤園,海渠縱橫,橋梁很多,平橋、板橋、拱橋各擅其妙,尤以德勝橋、李廣橋、三座橋、銀錠橋最為著名。清朝詩人宋犖有“銀錠橋橫夕照間”之詠,站在銀錠橋上遙望西山,迷(氵+蒙)縹渺,與池水構(gòu)成山虛水實,虛實相依的非凡意境。
后三海沿岸,古剎如林。據(jù)說什剎海之“什”為“十”的音轉(zhuǎn),九庵一座廟為什剎海得名的由來。
什剎海有許多名園,如前海北岸的英國公園,定阜大街的絢春園,恭王府的萃錦園、鑒園、李廣橋的慶王府花園等,整個后三海實為一個大園林。至于騷人墨客,皇親重臣,卜居或賜第于此者,更是為數(shù)甚多。如明朝權臣李廣(李廣橋即因李廣宅在此而得名)、明末詩人李東陽、明末總兵吳三桂、清初詩人宋犖、國子監(jiān)祭酒式善,也都卜居什剎附近。清朝中葉以后,居住在什剎海附近的有:權臣和珅、慶親王永璣、恭親王奕訴、小恭新王溥偉、慶親王奕劻、貝勒載濤、舊王孫溥儒、蒙古王公阿拉善等。兩湖總督張之洞在白米斜街有可園,近代書畫收藏家張伯駒先生住銀錠橋畔,逝世后其夫人潘素畫家仍住在舊居。
清代以后,前海附近逐漸成為貿(mào)易中心,商賈云集,經(jīng)濟繁榮。在蓮池北岸建起了園林式酒樓會賢堂飯莊,一時群賢畢至,無限風流。會賢堂東邊河堤上,搭有三個戲棚,經(jīng)常唱“文明新戲”。有時還能聽到“鼓王”劉寶全和白云鵬的京韻大鼓。往東可瞧見“烤肉季”,筆者當年帶二三知已,曾前往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