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琿
走向市場,尋找生存的更好方式
近期,讓清華人興奮又有些不知所措的事情是關於教育投資━━別誤會,不是教育產業上市,而是國家將在今後三年中以3、6、9的方式,完成對清華一所院校的教育經費投入,這個數字是18億元。
多少年來,教育的投入都捉襟見肘。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個投入的增長幅度應與國家財政收入、國民經濟發展基本持平,起碼不應低於3%,而我們只有1%左右━━該比率只是印度的1/5。國家在1999年6月的教育大會上聲明,到2002年,對教育的投入將以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的速度達到4%的目標。20世紀最後一年的巨大決心,多少有點亡羊補牢的見識。但無論如何,在其承諾兌現之前,18億元至少給了一流學府一個絕好的希望:安心教研,免受創收之苦。
建筑學院是清華大學的創收大戶。1992年至1994年房地產開發的狂熱,令建筑師一下成為各人才市場排名前列的熱門職業,幾年間,急劇涌現的建筑院校在總量上竟達到70多所。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對清華來說,不啻是天賜良機,事實證明,在各大城市的設計院趨於飽和的今天,清華的畢業生每人背後仍有著七八個單位等著接收。清華的牌子給了更多人游走市場的信心,至今,建筑學院每年創收穩定地保持在800萬至1000萬元之間。
現實的窘況也注定了他們非此路不走。有些數字可說明問題:1997年,清華對建筑學院教學經費的投入是17.6萬元,而這個數字不過比1990年多出0.7萬,實際上僅此一項的支出就有66.6萬元。個人同樣是窘迫的。無論年輕年長,教師的工資都在千元左近徘徊,建筑學院學工部部長??衛告訴記者:「一個教師如果不叁加生產實踐,根本連教學都無法維持。搞西方建筑理論的人,就應該到國外去看,不看就是紙上談兵,充當傳聲筒,但叁觀考察費又從哪出?學生也一樣,畫圖需要電腦,就得跟著老師做工程,分一些錢。」
錢來了,另一些東西也來了
「教學、科研、生產」的傳統囗號在現實面前實現了靈活變通。大量的實習、課題研究以真槍實戰的方式上演,僅1997年,建筑學院吸收研究生叁與的生產項目就有近80項之多。名正言順的創收,為建筑學院蓋起了一幢耗資800萬元的建筑館,同時也給了個人借創收名義掙幾十萬身家的機會。
但串演著老師和老板角色的人們,亦辛苦異常。知情者私下告知:「建筑設計是個無法由個人獨立承擔的行業,所以人員的成本就很大。加之私人沒有資格接工程,作為清華的教師,在學校、系里、教研組提取層層管理費之後,一項耗時挺長的工程,個人最後也不過掙其中的20%。想多掙錢怎麼辦?只能是不論水平高低有活就接。」
沒有時間備課,要保證課堂教學,只有一種可能,便是沿用以往的內容。一位89級本科畢業的清華老師說:「我們現在講規劃設計,地段分析的案例用的還是我上學時的,沒一點改變。」更令人尷尬的還不僅於此,據94級的一位學生形容,由於老師不會電腦畫圖,對學生的依賴已有本末倒置之嫌,「最重要的是,你起碼要做到他們只是你的一根筆,而不是腦子。」
大量的實踐反倒造成了業務能力的滑坡,清華將為此付出代價。據悉,建筑學院45歲以下的教授不僅是清華各系中最少的,在全國各著名建筑院系中,人數也是最少━━只有兩人。忙碌的老師開不出給研究生的課題,「群體不讀書」曾一度是老師們羞於承認的現實……現在,梁思成先生開拓的中國古代建筑史研究,作為清華的傳統學術優勢已瀕臨喪失的危險;而能夠像吳良鏞先生那般提出「廣義建筑學」、「人居建筑學」震動世界的學科巨鼎,也難見新人。如果建筑學院的國際聲譽,只憑吳先生的老本,也過於危險━━吳老先生畢竟年逾80。
學生的狀態也不樂觀。清華人將他們叁與實踐的渠道作了幾種歸納:一是白色渠道,即正常的教學實踐;一是灰色渠道,指導老師領著得意門生干私活;再有一種便是黑色渠道,有活動能力的學生,偷偷接活。為了更快的做活,學生們被分配成一個個細部的零件,在建筑流程中,獲得些支離破碎的實踐經驗。沒完沒了地畫圖和沒完沒了地打電子游戲構成了他們生活的畫面。
改變,在悄悄地發生
1999年6月,在第20屆國際建筑大會上,清華建筑學院一年級研究生趙亮榮獲「國際建筑專業學生設計一等獎」。和趙亮一起坐在清華校園中一處簡易的遮陽棚下喝飲料時,他指著頭頂上的棚子突然發問,「此處你認為是building還是architecture?大部分人會說這是building,但簡單的東西就是building嗎?這兒放上幾張桌子,人們就可以在此喝茶,前面是個停車場,它們在一起構成了什麼?不想明白這個問題,你看什麼方面的建筑書?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我相信我的很多老師都弄不明白建筑究竟是什麼,可是他們甚至連想都不想。」趙亮說,「在清華建筑學院目前的體系里,我沒法學到我想學的東西。」
真正對趙亮產生影響的有兩件事。1997年1月開始,趙亮跟隨從美國來的臺灣建筑師易介中在清華北門外的小平房里做了8個月的活,這段經歷讓趙亮掌握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清華建筑系過去從來不做模型的。拿二維的設計圖想三維的建筑物,多累啊,也不容易對啊。傳統的古典建筑畫個立面可以知道後面的東西,現代建筑行嗎?從那時起,我常常抱著一個巨大的模型跑到系里交計作業。」此後,清華開始了模型制作的教學要求。
另一件事發生在長春,趙亮為一個大老板做活。那天,他們面對一個大湖,背靠一座青山站著,老板說,「趙亮,你看對面那兩個小山包,我要從那兒開一條運河。」趙亮覺得很羞愧,「這話應該是我說的,可我根本沒有這個想法。那天我特激動,這才應該是建筑師的氣魄,不要整天想著你在堂里吃的三毛錢的饅頭。這個細節改變了我很多,它讓我深刻地體會掙錢的美妙過程。」
單純的學習與教學早已失去了它的現實性,人們無力拒絕商業化。商業的力量,注定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行為方式,你無法了解個體的「獨立思想」、「質疑精神」究竟屬於誰,但有效地考慮商業與學術的關系,對於清華這類高等學府卻至關重要。《注冊建筑師概論》是清華的新設課程,從過多強調技術因素的基礎教學,轉向職業精神的教育,正是清華尊重市場的一個信號。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朱文一談起清華學生時,說:「我們的學生學習觀念很被動,交給的事情可以踏實、嚴謹地完成,但對事情本身不發問;而西方學生可能在一接觸事情時就會有一百多個問號。我們的教學過於強調設計程序,結果學生畫圖能力強,動手能力和操作性卻比較差,而且見識的太少,怎樣用材料都不知道。」因此,校方加強其開放式辦學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讓學生較早地在正式課程中就進入設計院做建筑職業實習。據說,學生很是歡迎。
然而,真正的改革應針對老師自身。學生們戲稱,4/5師出同門的清華建筑學院的老師們,是在「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做明天的事」。「老用一鍋油炸油餅,那油餅能好吃嗎?」反思者詰問道,「如果我是老師,我會知道我的學生的知識比一桶水多,我好歹給他們一缸水吧。」
好在清醒而自省的老師總是不乏其人。擁有注冊建筑師資格的呂舟老師,1999年承擔的工程分別是關於三峽淹沒區和陽縣地方的文物保護研究,他告訴記者:「老師可以不去做工程,但他必須向學生證明他是能做的,否則對於教建筑的老師來說,太不可思議。我教外國建筑史,但是排除文化隔閡不說,目前的研究條件,也讓我永遠不可能在這個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我注意到全球化趨勢越來越強時,文物保護的適應性就顯得很重要,所以我的研究方向就是以這個為主。」像只做學校場館設計的著名建筑師關肇鄴一樣,有選擇地實踐,讓呂舟在層出不窮的現實問題前,獲得了大量的研究課題,他說,「我做工程很有限,因為人進入一種忙碌狀態,是沒有時間思考的。其實閑暇是種非常奢侈的需求,在金錢和思考面前,我更需要後者。在清華,面對這麼優秀的學生,做老師是很有壓力的。」
暑假臨近之際,教育管理者們正在對教職員工定崗定編,巨額的經費投入,將使老師在一種更從容、更豐厚的物質條件下進行教學、研究。在享受年薪可能高達三四萬元的待遇的同時,院方對於老師科研成果的要求,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老師們如何進退?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1999.第14期)(附:圖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