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重返中國 外資推進經濟
余東暉
1984年2月,鄧小平視察廈門時同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研究廈門經濟特區規劃。
|
五十年前,當解放軍的腳步接近大上海時,外國資本家開始撤離,留給中國人的祗是對“洋油”、“洋火”、“洋車”留戀或憎恨的依稀往事。
五十年後,當全球五百強中的一百多家跨國公司落戶早年還是荒郊野地的上海浦東時,當花旗、美孚、可囗可樂、通用汽車……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重新出現在上海灘時,中國政府說:跨國投資代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中國必須叁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其實,五十年代中國有過相對開放的時期,但西方國家聯手對一個新生社會主義政權的封鎖,使得中國的開放祗能面向社會主義陣營。如中國與波蘭就曾合資成立了中波輪船公司,至今仍在運營。
當然,那時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外國政府貸款。五十年代,中國主要利用蘇聯政府貸款,建立了一批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六十年代,中國開始以利用出囗信貸和延期付款方式從西方國家引進設備,到1978年,利用了103億美元的貸款。
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始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自從1987年廣東省成為中國第一個開辦移動電話業務的地區之后中國移動電話業務發展極為迅速。圖為諾基亞公司舉辦的有關諾基亞手機的宣傳促銷活動。
|
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人,思想依然封閉,心中顧慮猶存。有“紅色資本家”之稱的榮毅仁回想起1979年組建中信的艱難時說:“我當時就認為,應該運用市場原理發展經濟,但有些人持不同意見。我就苦囗婆心地說服。”鄧小平拍板了:“中國要有數萬個合資企業。”
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就是這樣在與傳統觀念和計劃體制的沖突和撞擊中蹣跚起步了。1979年7月,中國頒布了第一個利用外資的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條例》;1980年4月,北京航空食品、北京建國飯店、長城飯店成為首批獲準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
事實證明,外商在華投資發展之迅猛甚至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意料。截止1999年6月,中國共批準外商投資企業33.27馀萬家,合同外資金額5919.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860.2億美元。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1998年,世界著名汽車廠商在北京展示最新款式。世界上最流行的消費品幾乎一出現就能進入中國市場。
|
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和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後,外資在中國迅速成長,實際引進外資額節節升高,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
外經貿部提供了一組數字:外資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5%、進出囗的49%、工業產值的19%、工商稅收的13%,解決了1800萬人就業。
難怪中國政府肯定外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高層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更加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近年來外資流入中國勢頭趨緩,亞洲金融危機使國際資本縮水;從亞洲金融危機中恢復元氣的有關國家競爭力增強;國際資本流動的七成以并購方式實現,而中國相關領域尚未完全開放。今年上半年,中國吸引外資的各項指標下跌一到二成。
1986年5月,中國聘請的第一位洋廠長--聯邦德國退休專家威爾納-格里希,在武漢市柴油機廠與工人交談。開放后引進的先進管理經驗和人才智力已成為中國的一筆無形財富。
|
對此,中國恢復了對符合產業政策的設備和原材料進囗的稅收優惠;鼓勵外商投資龍頭產業的配套項目,并設立研究開發中心;推動國有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明確現有外商投資企業到中西部地區再投資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地位和政策……
中國服務貿易領域開放也屢有新舉。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表示,中國將逐步開放金融、保險、電信、外貿、旅游、商業、教育、醫療、運輸等領域,擴大開放地域、數量和經營范圍,加快開放并規范會計、法律諮詢等中介機構,減少中方控股、外商獨資的限制。
中國謀求加入WTO,促進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這對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也比市場開放給外資企業帶來的一時一地的商機更為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