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逃貪官在國外
文/王小飛
不經過艱苦的"個人奮斗",他們的雙腳一踏上異國的土地,就開始過起了夢幻般的奢華生活。
這當然不是誠實的人所理解的"異國夢",他們是來自中國的外逃貪官。
出逃不必"倉惶"
2002年4月6日,蔣基芳在機場向邊防人員遞上護照時,表情一定很平靜。雖然他這次并不是赴美考察參觀,也不是探親旅游。
他正在實施策劃已久的外逃計劃。
這位當時的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局長、煙草公司經理、黨組書記,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波折,順利到達美國,與早已定居于此的妻女團聚。據報道,目前的蔣基芳"生活閑適"。
時隔一年,2003年4月,時任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曾任溫州市主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的楊秀珠也突然出走美國。媒體報道,楊秀珠早已在紐約黃金地段置辦至少5處高級房產。
"起初,貪官們是案發后倉促出走,而后變成案發之前做好準備。"關注中國貪官外逃現象的楊誠說。
跨國金融犯罪與洗錢問題專家楊誠,是加拿大刑法改革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他告訴媒體:"更有聰明者,利用關系在國外開設辦事處或分公司,而當事人長期游移于兩國之間。一有風吹草動,便不再回國。"
"另有些官員家屬,因涉案同樣選擇出逃,比如沈陽前市長慕綏新之女慕洋,武漢市城建委主任張克孝--人稱'武漢第一貪'的妻子。"楊誠補充說。
"撈了就跑,跑了就了"
外逃貪官的境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所藏匿的國家。
截至目前,中國只與泰國、蒙古等十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引渡條約,世界上還有200多個國家沒有和中國簽訂引渡協議。對于外逃到這些國家的犯罪嫌疑人,只能采取"友好合作"的方式遣返。能否遣返成功,則取決于眾多因素。
這種現狀,使一些貪官斷定,自己完全可以"撈了就跑,跑了就了"。
幾十年以來,一些國家的腐敗官員紛紛把非法所得轉移到美國,在那里購置房產、汽車和各種奢侈用品,對他們來說,美國是逃避法律懲罰的安全天堂。
據楊誠介紹,在加拿大,一旦夫妻中的一方入了加籍,另一方很容易拿到該國的綠卡。所以很多官員在出逃前,就將家人移民到這些國家,這也是為自己留下一條后路。
"何況,生活在發達國家是非常舒適的。"楊誠說。
的確,有一些外逃的中國貪官,在國內有人前呼后擁,在國外也不甘寂寞,他們的生活是"很舒適"的。
距紐約曼哈頓一小時車程的新澤西州愛迪森市,差不多成為華人天下,至少有10萬中國人在那里居住。那里的房屋價位這兩年連連攀升。山東某副廳級官員在去年赴美"治病"期間,曾一口氣買下3處房產,均在愛迪森市。
無獨有偶,洛杉磯的房產市場也發生了類似情況。據報道,近幾年來當地來自中國的巨額房款比前幾年增長了四成左右,購買的都是50萬美元以上的豪宅,常常一次現金付清。尤其一些華人聚集的高檔住宅區,房屋價格幾乎漲了一倍。
闊綽和落魄
這些中國人出手之闊綽,令他們的美國鄰居也瞠目結舌。
有媒體介紹,外逃的河南貪官程三昌在新西蘭的奧克蘭購買有豪華別墅和汽車,過著富豪般的生活,還有一個女兒在荷蘭定居。
程三昌在國外還大談特談他的"輝煌經歷"和外逃之道,其中包括他怎樣參與了權錢交易和買官賣官。
1995年,分別擔任廣東中山市實業發展總公司經理和法定代表人的陳滿雄和陳秋園夫婦卷款外逃到泰國清邁,買到泰國籍身份證,分別更名為蘇·他春和威帕·頌齋。陳滿雄還做了一次徹底的整容手術,連皮膚都進行了漂白。他們在自家名下辦起多家商行,擁有兩棟高級洋房、3輛豪華轎車,混跡當地名流。
最終,這對"泰國富翁夫婦"落入了恢恢法網。
與程三昌們不是,也有不少外逃貪官相對低調。
在美國大城市如洛杉磯、紐約等,經常可以看到不少開豪華轎車、穿昂貴衣服的中國男女。這些人有自己的交往圈子,不參加當地華人社區的活動,不在人多的場合露面。
不過,人們也偶爾可以聽到他們聚集在一起喝酒時談論,說當初出來時弄的錢太少,還應該多拿一些。
當然,有一部分外逃貪污分子的日子并不好過,他們東躲西藏,惶惶不可終日。
中國銀行南海支行丹灶辦事處信貸員謝炳峰、麥容輝在貪污銀行儲備金案發后,攜帶巨額現金偷渡過程中被"蛇頭"層層盤剝而不敢報案。在泰國落腳后,由于分贓不均,兩人反目成仇,謝炳峰竟用40萬泰銖雇一個"爛仔"追殺麥容輝。錢沒有了,朋友沒有了,殘酷的現實促使麥容輝選擇了投案自首。
中國工商銀行重慶九龍坡支行原干部陳新,曾攜帶4000多萬元人民幣輾轉潛逃于境內外。68天的逃亡途中,他先后在成都、廣州、海口、湛江馬不停蹄地周旋,在越南、緬甸境內疲于奔命,一共換了29個假身份證。
陳新的日記,記錄他了逃亡期間的感受:"我心里有一種甕中之鱉的惶惶感。我真切地感受到命運捉弄人時的滋味真夠人受的。我知道我遲早會有玩完的一天,我的心理、我的精神狀態完全垮塌了。我手中握有幾十個身份證和股東證也沒能把我救出苦海。"
2000年8月22日下午3點,從蒙古烏蘭巴托飛至北京的航班降落在首都機場。在4名中國干警的押解下,侵占200萬巨款的北京房山區河北信用分社原會計楊彥軍走出飛機。
他是1997年8月《中蒙引渡條約》簽訂后,第一個從蒙古引渡回國的經濟犯罪嫌疑人。
(摘自《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