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最后一句話
譯/王汶
我完成了一項新發現,這項新發現的水平,達到了國家級獎的邊緣。下面,我說說它的內容。有個賢明的民間諺語:"言語是白銀,沉默是黃金。"我絕不否定這個諺語,但是我想對它進行下述修正:言語,也就是我們說出的話,也是黃金。不過,只有當一個人不說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話的時候,言語才是黃金。
我談談剛剛發生的一件事。今天,我吃完早點后,對妻子說:"親愛的,謝謝你。所有的東西都很好吃。"如果我的話說到這里便打住,就好了,可惜我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覺得燕麥粥有點煮糊了。"
您一定猜得出,我的最后一句話,把事情完全搞糟了。我妻子立刻把話題一轉,從煮糊的燕麥粥扯到了我的幾位近親身上,使我知道了許多有關他們的奇聞軼事……
這種例子,可以舉出成千上萬。我想,您一定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發言的最后幾句話。因為它們具有陰險的特性,能把我們的話從黃金變成銅、鉛、塵埃甚至灰燼。
在我乘電車到大學去的途中,我一直琢磨這個問題,準備給自己的新發現做個結論,這時,忽然聽見有個小伙子問道:"請問,這輛電車去火車站嗎?"
"是的。"一位圍狐貍皮圍脖的太太回答。
"怎么會去火車站呢?"另一位穿大衣的太太反駁她說,"這輛車回去的時候才經過火車站!現在它去肉食聯合加工廠。世上竟有這種人--不知道,還亂說!"
好嘛!干嘛非要說這多余的最后一句話!那位太太搞錯了,記錯了方向,其實這沒什么大不了的,誰沒有這種時候,給她糾正過來就得了,何必挖苦她?!
"是的,我搞錯了方向。"圍狐貍皮圍脖的太太回答。如果她說到這兒就打住,也就平安無事了,但是她加了一句:"敢情您是個下賤貨!"穿大衣的太太緊跟著就回敬一句:"跟我說話的人才是呢!"圍狐貍皮圍脖的太太大嚷大叫起來:"你是個大笨蛋!"
總而言之,從她倆嘴里冒出來的,全是多余的最后一句話……
車上有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用幾乎是溫柔的聲調說?quot;請你們別吵了。告訴了年輕人車往哪兒走,就該謝謝你們了。都別說了,兩位太太看上去挺叫人產生好感的……"
唉!如果這位可尊敬的人只說這幾句話,就好了!他的金子般的話就可能被大家正確地接受,可惜,他還有話要說:"……看上去挺叫人產生好感的,想不到竟如此不文明!"
兩位太太氣得簡直要從她們的冬裝里跳出來了:"打哪兒蹦出來這么個文明人!""大知識分子,怎么不坐出租汽車!"
"您干嗎說我是大知識分子?"那人想顯示一下自己說俏皮話的本領,"說不定我和你們一樣下賤呢!"
好家伙!這最后一句話惹出一場鬧劇。事件的"罪魁禍首"--年輕人,試圖恢復電車上的秩序。
"我很感激,你們告訴我到火車站應該怎么走。"他說。本來說到這里完全可以打住,但是他接著說了下去:"但早知道你們會大吵大鬧,與其問你們,我還不如上吊呢!"
到這時,我不能不干預了。
"朋友們!"我叫道,"你們全是好人。你們說的話,全是好話。糟糕的是,你們不能及時把傷害別人的最后一句話咽回去。你們應該學會不說多余的最后一句話,那就萬事大吉了。"
"怎么又蹦出一個人!"兩位太太合唱般異口同聲地說。
"最好別教訓人!"知識分子補充了一句。
年輕人突然大發脾氣,他沖著全車的乘客大聲喊道?quot;你們都住口!"他看看戴著眼鏡的我,轉而說道:"這輛車上的乘客,除了你之外,全是傻瓜。是吧?眼鏡蛇!"
(摘自《天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