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來到北京
文/張越 胡潤峰
王岐山到北京時,北京正熱播《射雕英雄傳》,王的亮相也像一段武俠傳奇。用煽情媒體的話說,這叫"悲情英雄臨危受命"。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官專管"非典"。4月25日,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在京成立,王岐山是北京組組長。
妙語連珠
王岐山有足夠的自信和漂亮的口才。在海南全省干部大會上首次露面時,王岐山這樣藝術地稱贊剛剛離任的前書記白克明:剛剛大家的掌聲,我很清楚不是給我的,因為我剛剛來,大家對我不熟悉;是給白克明同志的,因為他為海南人民做出了貢獻。只有到我離開海南的那一天,大家若給我鼓掌,那掌聲才是給我的。
王岐山曾是筆者供職單位的上級領導,大約在1996年,他過來座談,說天下大勢,講改革路徑,有一句話讓與會者經久難忘:"過猶不及就是右,矯枉過正就是左,把握這中間的度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把這種態度引申到"抗非典"斗爭中,或許可以說,過度恐慌就是右,掉以輕心就是左。于王岐山而言,這該是一種新形勢下的防左反右吧。
身經百戰
王岐山的履歷極為龐雜:搞過科研,當過老總,觸過金融,管過地方。
王岐山當年曾是下鄉"知青"中的一員。1982年后,王岐山先后在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等機構擔任領導職務。
王岐山又是一名學者型官員。身為高級經濟師,他長期在中央研究性機構工作,還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中國金融學院研究生部的兼職教授。
1988年,王岐山出任中國農業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開始其金融領域的工作生涯。先后轉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副行長、央行副行長、建行行長、中國投資銀行董事長、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在他任內成立的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據說在此期間,王岐山的工作能力得到朱镕基的充分肯定。
亞洲金融風暴來臨后,王岐山被派到當時銀行不良貸款比率在全國最高的廣東當副省長,主管金融事務。當時,廣東面臨一個棘手的難題,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嚴重資不抵債,拖欠外國債權人的債務達數十億美元。無奈之下,1999年1月10日,廣信向法院申請破產。廣信破產一死了之,欠的錢誰還?國外的債權人認為,廣信的債務應該由政府包下來。
王岐山頂著壓力站出來,到底是金融專家,以理服人,一語中的:廣信的信用既不是主權信用,也不是一般的企業信用,這種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過渡性信用,可以稱為"窗口公司信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窗口公司信用"的內涵在發生變化,"政府概念"的成分越來越少。
最終,廣信破產案順利執行,清盤結果各方也都能夠接受。在粵海債務重組案中,王岐山也顯示出他的金融功力,借鑒美、韓等國化解金融風險的經驗,以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法解決了粵海企業的巨額不良資產。
2002年11月底王岐山再度"出山",到海南任省委書記。有輿論認為,王岐山顯然負有收拾海南房地產泡沫留下的"爛攤子"的使命,以挽救這個經濟持續十年低迷的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實話實說
趟過這么多雷,管過這么多事,大伙都很信服王岐山。因為他待人誠懇,愛說大實話。在海南省王岐山第一次以省委書記的身份發表講話時,按慣例,省委書記和省長要分頭做報告,所有的講話都要印發文件。但王岐山說,汪嘯風省長受我的委托,代表省委常委做一個統一的報告,我就不講了,免得內容重復。
4月24日,王岐山主持召開了他就任北京市代市長后的第一次政府常務會議。這次會議只持續了半小時,王岐山只談了一件事,就是如何防治"非典"。他說,當前全面了解實際情況、如實反映實際情況至關重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誰也不能"貪污"信息,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千萬不能貽誤戰機。記住"軍中無戲言",無論是情況還是數字,都要記住"軍中無戲言",措施要落實,不能含糊。
面對境外媒體關注的疫情數字問題,王岐山坦然應答,我可以負責任地講,我上任以來公布的數字都是非常準確、坦白的。 說實話,更要干實事。八十年代末,王曾在北京的一次談話中說:"我們應該是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干,你就不知道這水有多深,不下水,總在上面做動作,沒用,但下水就難免犧牲兩個人,多喝幾口水。要付出代價。我從始至終就沒在外面,一直在里面。我覺得改革嘛,有的喝幾口水還能救過來,有的喝幾口水就喝過去了,不要怨天尤人,這就是現實,所以我主張現在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在干的過程中,才能練隊伍,才能反饋信息,才能摸清實情。"
事隔經年,王岐山的工作一變再變,但實干家的風范依然。
果敢自信
王岐山的另一句著名口頭語是,"你們信嗎?我信!" 這是他在今年的"兩會"上,告訴媒體和海南代表,海南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和全國人民的度假村時,說完后反問記者的話。"你們信嗎?我信!"他常以此鼓勵下屬、鼓勵群眾。
1997年,他在香港正趕上股市崩盤,當天也正好是他推薦中國移動上市的首日。晚上的招待會,他作為保薦人、投資銀行家要保薦這支股票,怎么說呀?他當時站在臺上就說:"古人云,人不自信誰人信之。"
2003年面對"非典",王在北京街頭,向市民作過一個相似的表述:"咱們北京人什么沒經歷過?不都扛過去了?"
心細如發
每臨大事有靜氣,每臨小事不馬虎。不但大處著眼,還要小處著手。王岐山的工作中,時時體現出心細如發的一面。
為了應急,北京火速修建了專門救治"非典"患者的小湯山醫院,急歸急,王岐山忙而不亂,專門組織人員,對環保問題進行全面考慮,風向、衛生、污水處理、垃圾焚燒以及醫護人員的休息、隔離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全都妥善安排。
王岐山的細心早就出了名。在他先后任職的廣東、海南等地媒體記者的眼中,這位領導愛說"小事",關注細節。
1998年8月廣東省一次工作會議,為每個代表在文件袋里準備了筆記本和筆。時任常務副省長的王岐山說:"有哪一個代表開會不帶筆和本子的?開一次會就發一次,多浪費!"會后王岐山解釋說,這種"小問題"一是造成了大量浪費;二是采購的單位個人往往從中撈好處,產生腐敗和不正之風。加強機關管理要從這些細微點滴的地方做起。
在海南,有人提出建設"生態省"戰略,王岐山告誡大家,這些口號不是提出來就完事了,需要把每一個細節考慮周全:建設生態省不讓農民砍樹,就要想辦法解決農民的生活能源問題。現在我們找到了建沼氣池的辦法,就要考慮農民建沼氣池的錢從哪里來,買來的水泥會不會質量不過關,燈具、灶具會不會是假冒偽劣產品。這些問題看起來好像很小,卻都是影響發展戰略的大問題。
愛下基層
光坐辦公室,發現不了小事。王的老同事說,他喜歡下基層。到海南后一個多月里,除了曾在海南省冬季農產品交易會上說過一句:"我宣布,交易會現在開幕!"王岐山幾乎就沒有公開露過面。但他沒閑著,從海口到三亞,從瓊海到五指山,短短一個月,他幾乎把海南走了個遍,到最貧困的縣市進行調研。
到北京后,他照樣哪都敢去。醫院、校園、商場……不管多危險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5月1日,國際勞動節,王岐山對北京市民進行了一次"特殊的探訪",內容就是"非典"時期的百姓生活和心態。
在大運村學生公寓區和清華大學校園,他對同學們說:"今天是五一節,我想看看北京的市民們都在干什么。我先去了天壇公園,看到市民們都在晨練,我很高興啊!然后我又去了安華小區,因為昨天有人打市長熱線,反映垃圾問題。這是什么年月啊?!垃圾問題可不是小問題,我這個市長要是連一個垃圾問題都處理不好,還做什么市長?!"同學們笑了,他接著說:"我前幾天開了關于'非典'的新聞發布會,大家都說很好,外國人也覺得不錯。"說到這里,王露出自信的微笑。"但是,光說得明白不行,關鍵是要做得明白!大家一定要對市委市政府有信心!"
(摘自《南方周末》 《經濟》)
|